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制的东西。自从大宋建国之后,历来是以文御武,文臣统军,可是现在李岘则完全破坏了这些规矩,把文官集团完全排斥在了军事体系之外,这种情况是完全不能忍受的。

    一大部份跟随范致虚的文官都在情绪激昂地声讨李岘,但是以张孝纯、王似为首的一部分人却故作沉默,甚至席贡和张深两人还在出口反讥:你们在这里放什么嘴炮,有本事当面去找李安国理论去?!

    确实没有敢出头,文人是最没胆色的一群人,有些人虽然可以不顾自己的生死,但想到李岘的骄横跋扈和威胁言语,这样做肯定会牵连到自己的家人,最终还是犹豫着退缩了。

    春天马上要开始,李岘并不准备有大的行动,西夏人虽然又开始有些不安份,但他的心里却很笃定。金军不耐炎热,而且后方的幽、云、河北、河东等地被各处义这搅得天翻地覆,他们差不多到四月就得撤军,再次行动怎么也要等到八月份,期间这段时间足够他来应付西夏人了。

    李岘没空跟这些文人们在京兆府磨牙,在这里只呆了五天就赶去了韩城。

    这里本有两处铁工坊,龙门铁监和他当年与姚古、刘延庆两人合开的韩城冶铁坊,由于一直担心靖康年间无法守住关中,韩城铁厂的规模并不大,每年生产的钢铁只有两百多吨,即便如此,这座铁厂每年也能给三家各带来上万贯的收益。

    另一世界上由于在宣和五年对辽战争中失败,刘延庆被贬南方,其后在靖康年被重新起用,结果和长子刘光国两人战死在汴梁城下。两这个世界,由于避免了与北辽之间的战争,刘延庆一直在手里掌握着将近一半的鄜延军,另外还有一些掌握在刘光世手里守着他怀德军他的老巢。

    刘光世在宣和七年在与西夏人的交战中表现不错,最终守住了横山几处关键的边寨,另外在靖康元年救援太原作战中沾了李岘的光,一跃成为曾战胜过金军的“名将”。不过,刘光世可能是因为对李岘令他屯驻绥德军防守西夏的决定不满,加之范致虚以环庆经略的职位相诱,于是带着本部人马擅离西北,到陕州与范致虚等人会合。

    到了潼关刘光世才发现这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加之此时李岘在洛阳,刘光世还真怕李岘找借口收拾他,于是带着本部人马经商州,绕道邓州,其后一路向东,到山东去找从河间一路撤到青州的刘延庆去了。

    康王赵构南逃到东平府之后,刘延庆也带着本部人马投到了大元帅府帐下,他本就是河北东路宣抚使,手上有五万人马,顿时就成了康王最为倚重的一支军事力量,其后刘光世就带着一万多人前来,现在刘家父子在大元帅府可谓炙手可热,都成了康王的亲信。

    刘延庆的这场政治投机可谓相当成功。

    煤矿、铁矿和铁厂是非常需要人手的,李岘一口气在河东的移民中招募了数万青壮,如果算上家属,仅这一项他就在韩城安置了三十多万的河东移民。

    为了保证粮食供应,李岘发布命令,禁止私人进行粮食交易,所有的粮食都要由军方负责配给和转运。后世很常用的食物配给制是他掌握民众的第一步,只要掌控了生活物资的分配权,民众想不听话都很难。

    因为没有户藉,你即使有钱在西北也无法获得食物,想要获得粮食,就得服从命令。

    古代对民众的管理基本上是很松散的,通过生活必需品的合理分配也是掌控民众的一种方式,至少让他们在心里会觉得官府很可靠。

    严格的管理肯定会大幅提高民众对于官府的依赖程度,当然,这是以牺牲普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代价的。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