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子可真的就给戴实了。

    好吧,现在盘踞在陕州的范致虚手上还有“十万大军”,只不过范致虚也对他刚招募的大军究竟是啥鸟样心知肚明,一直在此地流连徘徊,不敢再往东迈进一步。

    朝廷对待金国这次南侵的态度一直战和不定,如同抽风,一阵要各路人马起兵勤王,过了一阵又下令各军按兵不动,以避免破坏与金人之间的和议,真到金国大军围城之后,这才又重新下令让四路总管统兵入卫。

    这明显为时已晚。

    李岘就是在这种风雨飘摇的时期来到了陕州。

    此时已经是十一月初,他这一路东行,居然在路上用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

    还没等李岘安顿下来,就接到了范致虚要求他增援洛阳并收复汜水关和郑州的命令。

    目前金军在西京河南府和郑州一带只部署有两万多人,大部分还都是辽国降军,真正的金军精锐不超过五千,与他们打上几仗并不是不行。本身一支军队的成长就需要不断地在实战中磨砺,李岘并不介意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与金军作战,令他反感的是范致虚的态度。一个一点军事不懂的鸟文官不和他进行商量,就轻易决定一场战役的作战部署,而且毫无计划性,对刚到陕州的李岘颐指气使,还真把自己当成了个人物。

    李岘最恨的就是这种人,即没胆略,又没本事,臭架子倒是摆得挺足,见到敌人后跑得最快的也是他们,大宋国最后的一点国力,就是被这帮无良文人们给挥霍一空的。相对于金人,他倒是没什么仇恨,大家各站在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一边进行交战,实话说也谈不上谁是正义的和非正义的。

    这几天天气不好,天上正零星飘着雪花,在这种天气下,范致虚居然逼着自己出战,专门带着杨可世和何蓟找上门去的李岘自然是没好脸子给他看。

    西军出身的李岘,对于宣抚使司这种主要由文官组成,却要在战争中行使指挥权,掌控军队作战的机构天生就没什么好感。在宋朝,文臣凌驾于武将之上,这种严格的控制,崇文抑武,是造成中原民族逐渐衰弱的根本原因。

    陇右军已经在潼关驻了将近一个月,无论是钱蓋还是接任的范致虚,甚至是西道总管王襄,都想把这支精锐的部队拉拢到自己的名下。他们在暗中活动,鄜延路副帅刘光世禁受不住蛊惑,带着自己的部队跟着钱蓋跑去了邓州。对此,李岘并没有说什么,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大家志向不同,别别扭扭凑在一起,还不如早点分开,省得日后翻脸。

    但李岘绝不允许宣抚使司插手他的统帅权,没有他的许可,范致虚连陇右军的一兵一卒都支使不动。为了分化李岘的手中的权力,他们甚至学着童贯在河北曾经玩过的一手,把陇右军的副帅杨可世提到了与李岘并列的都统制位置上,可惜的是,他们不知道陇右军的装备和给养都要依靠李岘,但杨可世心里却很清楚,如果离开了李岘提供的补给,仅凭大宋国地方官员们提供给部队的“饲料”,用不了多久,他的部队就会散架,所以他很明确地拒绝了范致虚的任命,自甘居于李岘之下。

    现在,李岘算是第一次出现在陕西六路宣抚使司的街门里。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