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连一般消息的传播速度都要慢上很久,更何况这样的事?袁术想到自己还是通过刘表才知道这些人的下落,本想欺舒仲应不知,没想到舒仲应居然了如指掌。
舒仲应的消息是从哪里来的,又是谁提供给他的?袁术觉得头有两个大了。
可舒仲应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架势,他又往前走上几步道,“公其实已经知晓此事,又何必瞒我?”说道这里,他忽然口气一软,还先向四周看了一下,这才说道,“公今为鱼肉,不知欲死欲活?”
“怎么说,”袁术好容易喘口气,疑惑的看了舒仲应一眼,旋即摇头道,“术今日已至此,便不欲死又能如何?”
“公不欲死,此事便有斡旋余地,”舒仲应笑了起来,“此事在下颇可筹措,更可为公寻得一处栖身之地,他日重起炉灶也未为晚。”
袁术一怔,立即冷笑道,“你以为术为何人,怎会受你一再诓骗?”
“哈哈,”舒仲应笑得有些打跌,“公何必如此疑惧?公当日为座上宾,诓骗或许还有进退之说,今日公为待死之身,在下诓骗公有何好处?此其一也。当日公以我为部从,故可说在下诓骗,今日公与在下份属两家,在下纵然说得不足,哪里又用得上诓骗二字?”
被舒仲应一说,袁术微微一愣,“依这么说,你已另投他人麾下?难道就不怕我去告发?”
“公纵想告发,刘景升又岂是那么好见?再者,公便举发,在下也大可否认,公又有何凭证?”舒仲应往前走近两步,压低了声音说道,“公若举发,至多不过苟且得活。公不举发,尚可日后自守一方。以公所见,该如何取舍?”
袁术沉默了半晌,抬起头来看着舒仲应道,“既如此,还请先生为术指点迷津。”
**
与徐庶商谈半日之后,刘备带着大队人马进了洛阳。
从南城穿过主衢,刘备先到禁阙前叩首见礼,再转回身往王允处来。他一旁的京兆尹杨彪则在一旁与他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
现在的京师暗流涌动,谁也不知道隔了一天之后会有什么变化,百官多少有点惶惶然,因此杨彪的话中不免透出一丝探口风的意思来。
“杨大人,备离京日久,此诸班事宜皆不熟捻,不妨留待明日再议吧。”听杨彪说了半天的太尉举荐以及百官的风言,刘备终于按捺不住,有些不悦的说道。
杨彪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来,却也不好多说什么。
刘备知道身旁的这个京兆尹为人忠厚梗直,而且勤恳奋勉,是一个好官,一向在朝野中有着不错的官声。不过刘备同样晓得,这个京兆尹也实在不是一个一点就透、举一反三的人物,换句话来说就是有些憨。
刘备心里有些为杨彪叹气:如果是在太平年代,这个杨彪一定是个老百姓都会爱戴的好官。不过在眼下这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在一个巨大的历史冲刷将要来临前的时代,这样的一个人无疑是不称职的,因为他的能力实在不足以带领一方的百姓闯过那样的暴风雨。
好在杨彪自己对这一点也有很深刻的认识,而杨彪也时常会向一些机敏的名士请教,这让杨彪少做了不少错事,比如流民事件中曹操的自作主张,当时杨彪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直到拖得不行了,杨彪才进宫去禀报。
刘备本来也不想这么直接的回绝杨彪的探问,不过刘备这会正在头疼不已。
徐庶给他的两条建议都很古怪,尤其是第二条:到陈留与袁绍交锋,却向同样是敌对状态的刘焉借粮。至于如何拖住刘焉,徐庶居然想到了襄阳城里的袁术。
不能不说,徐庶的两个建议都很匪夷所思,因此刘备倒不担心这样的点子会被对手成功的破解,即便袁绍的帐下有田丰这样著名的智者在。
刘备对徐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