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但是听完戏志才的分析,他也知道这支诈兵用途之大几乎可以牵动整个战局。对于刘备的点将,陆骏立刻接受下来。
“黄将军。”刘备转头看向黄忠。
“末将在。”黄忠“霍”的站起身来。
“着你在三日之内挑选一万精兵,分做部曲,以备奇袭。”
“遵令。”
“黄将军,”戏志才接口道,“兵法云‘兵无选锋曰北’,选兵除勇将锐卒外,还需多选跳跃、勇力及善射之人,如此,我军死伤必少。”
“忠自当谨记先生之言。”
刘备吩咐已定,厅内众人都觉此战胜负已定,心中一阵轻松。众人相互看看,都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这是刘备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如戏志才这样才情纵横的人物如何“谈笑用兵”,想到自己光明的未来,刘备觉得浑身有种难言的畅快。
**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站在城楼上,目送着黄忠率领着一万精兵远去,耳边还回响着将士们唱着的这首《出车》,刘备的脊背忽然涌出一股寒意。
在三国时代过去的很多年里,人们口口流传着那些热血激扬的故事,谈论着那些不凡的人物,可是不论是哪个朝代,对于三国的战争都有一种很明确的认识,“三国无义战”,这个认识和“春秋无义战”一样,牢不可破的和这个动乱的时代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刘备忽然想起他的后辈唐代李白曾经写过的一首诗: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刘备清晰的感受到他被完全的裹进了这个大时代。即使他可以改变自己二十五年失败者的宿命,却很难摆脱“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的时代角色。胜利者的美酒潋滟无比,却不知道究竟有几多鲜血在其中。
江东的春天已经到来,洛阳的甘云萝是否在快乐的生活呢?想到这里,刘备的心中一阵惆怅,手中的一片树叶悄然落地。
(第一卷终,下一卷:龙战于野。)
**
看着屏幕上“第一卷终”这四个字,我心中也如刘备般一阵惆怅。
历史也好,演义也罢,在我的手中悄悄翻改,可是我的本意却失去了。
原来想着,让那个战乱纷纭的大时代在没有开始之前就被一支强有力的胳臂拉回到歌舞升平的轨道上来,刘备应该成为一个改革者,在东汉王朝岌岌可危的时候缔造一个中兴的神话。
可是,一旦开始着笔,三国的英魂便耸动起来,在我内心深处涌动。或者我只能做着一些微薄的工作:使典韦不要死在宛城、使天才郭嘉不再早夭,还原历史上的几个人才,黄权、陈登、曹纯、刘虞
忽然就想到昆曲里“单刀赴会”的唱词:
(关):大江东去浪千层,乘西风,驾这舟一叶。
才离了九重龙凤阙,早来到千丈虎狼穴。
大丈夫心烈,觑着这单刀会,一似那赛村社。
……
(白):你看这壁厢天连着水,那壁厢水连着山,俺想二十年前,隔江斗智,曹兵八十三万人马,屯于赤壁之间,其时但见兵马之声,不见山水之形,到今日里啊……依旧山涌水叠。好一个年少的周郎,恁在哪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的黄盖暗伤嗟,破曹的樯撸恰恰又早一时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