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左传。宣公二年》)。这位敢于直书当权者赵盾弑君的史官,没有被赵盾割去脑袋,实在是因为赵盾这个人非常贤明,有深厚的道德休养。
至于齐国的太史,其命运就没有董狐那么好。齐臣崔杼杀了庄公后,“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左传》)就是说,为了让历史留下崔杼弑君的真实记录,大史死了,他的两个弟弟继续如实记录,死了。当接着的一个弟弟仍然如实记录,而且后面还有更多的冒死前来如实记录历史的史记官时,崔杼只好放下了屠刀。
当然,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自由岁月,那时统治者还有尊重史官如实记录历史的风尚。即使是残酷的崔杼,并没有将屠杀进行到底。但是,历史越是向前,统治者越是发现真实的历史记录对于自己的不利,篡改历史、歪曲历史,隐瞒历史真相,钳制记录真相的历史学家,就成为统治者的法宝。秦始皇统一中国,焚烧了所有的历史资料。此后的统治者,对于历史著述的控制就不断加强,唐宋以后的历史都是官修的历史,到了清朝,围绕着民间人士著述明史而掀起过数次株连广大杀人众多的。统治者对于真相的惧怕使得他们都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过敏。
蔡邕一声叹息,王允因为不能容忍持异见者生存,就要了他的命。而此后长期的中国历史之中,蔡邕一直身背与董卓同流合污的恶名,受到诋毁和谴责。这个《后汉书》中十足的大孝子,大学者,在后来的民间流传的故事中却变成了上京赶考,一去不回,不顾父母,遗弃妻子,最后被暴雷震死。元杂剧《琵琶记》中所写的那个中了状元娶了相府千金抛弃了原配妻子的,正是这个蔡伯喈(蔡邕字伯喈)。流传极广,影响极大的《颜氏家训》说:“蔡伯喈同恶受诛”。无论民间社会还是上流社会,对于蔡邕一声叹息招致的杀身之祸不但毫不同情,而且不惜厚诬古人,幸灾乐祸,拿他作方面的历史教员,教导自己的儿孙。中国人之不能容忍异见,刻毒狭隘如此。
鲁迅说:“中国少有敢于扶哭叛徒的吊客”,信哉,斯言。
………………………………………………………………………………………………………
特转一篇此文,也是为了回复一些朋友对三国霸主的偏见。经过历史的磨合和沉淀,蔡邕先生的名声已经在被恢复之中,而我们对三国霸主的偏见呢?不说曹操、刘备、孙权甚至孙策,就提董卓,未曾进京的董卓何尝没有侠义之名?史无全真,人无完人,历史名人在今天更无一点他们自身原本的真实。而历史往往被历代文人所歪曲,你我也不例外。只是,呜呼中,我还是渴望“中国有敢于扶哭叛徒的吊客”,并且能越来越多。
附:蔡邕简介:
蔡邕公元1一19)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年轻时就以善弹琴而知名。朝中权贵向桓帝推荐他出来做官,并通过陈留太守把他调赴京都洛阳。但蔡邕不满宦官专权,从家乡出发,走到半路就称病返回故乡。回来时,写了一首《述行赋》,通过沿途所见,讽刺当局的荒淫奢侈。通过对于‘人徒冻俄,不得其命者甚众‘的凄凉景象的描写,表达他‘心愤此事‘的感情。以后,他虽做了郎中、议郎一类官,也因为弹劾宦官权贵,被流放到朔方。遇赦归来时,又对当地宦官势力五原太守很不客气,因而再度受到迫害。从此他‘亡命江海,远迹昊会‘,流亡避祸达十二年之久。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著名琴曲《蔡氏五弄》。
《蔡氏五弄》包括五首作品,即:《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据说这五首琴曲是他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