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是皇帝与百官商讨国家大事的会议,一般都有各司各地官员把问题送与皇上观阅,然后众百官商讨协议,各抒己见,拟订方针,最后由皇上定下解决之道。
早朝一般都在崇文殿举行,百官往往提前半个时辰,待皇帝准备好之后,由管事太监引领而入。
大宋的进科举子是没有正式入朝为官的,皆都进翰林院编修,是没有资格参加早朝议事的,沈墨翰有幸被微宗钦点成伴驾侍讲,可位列末席旁听。
沈墨翰昨晚写完《奏为应诏陈言广纳》已近天明,微微迷糊了一下就准备今日的朝事。
这是沈墨翰自从上次殿试之后第二次来崇文殿,更是第一次旁听早朝。
上次殿试之时,沈墨翰并没有好好的观察殿中各人。
文武百官分两边各立崇文殿两侧,左侧为首那人年约五十许,面容清秀,神情悠然,看其为文官之首应为当朝太宰蔡京。
蔡京身侧之人正是李纲,一脸肃容,闭目养神。
接下来俱都低头不语,静立而待。
右侧第一人身材修长,面白无须,两眼炯炯有神,正负手而立,神情昂然,其身为武官之首当为大将军童贯。
童贯身侧便是高俅,高俅此刻也凝目向沈墨翰这边望来,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锋而过,沈墨翰忙低头避过,那高俅反而精芒剧盛。
正在这时,一声尖细的的嗓音从帐后传来:“皇上驾到。”,紧接着从帐后鱼贯走出几名太监,随后宋微宗在几名贴身的太监的陪同下同步而入。
待微宗坐定之后,百管皆伏地高拜而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微宗抬手挥道:“好了,众爱卿平身,从今日起,早朝时,不准任何人只叩头,不开口,更不准任何人口口声声说‘是,是,是’,为了大宋的振兴和发展,从今日起,要广开言路,革除弊端,众爱卿尽管放心地抨击时弊,献上良策,只要对大宋有益的,朕都会考虑,谁要敢暗中阻挠此事,朕就革他的职。“
微宗话语声不大,众百官却听得十分清晰。
顿时,殿内一片寂静,每个人只能听到自己的喘息声,那蔡、童两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彼此对望了一眼,均轻摇了摇头,表示不解。
只有那高俅仿佛感觉到什么般向沈墨翰处望了过来,眼中闪过一丝妒色。
李纲则是心中惊喜交杂,惊的是自己平常老是向皇上进言皆不见下文,喜的是今日不知皇上为何如此,但总的来说还是大喜过望,满肚子的话语一时说不出来。
沈墨翰见此,心知该自己出场了,当下上前一步奏道:”皇上英明,臣愿意为大宋进献良言。”
众百官无不露出讶然的表情,照常理来说,一个侍讲是没有资格在朝堂之上发言的,但一时又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皆都不语。
蔡童两人,望向沈墨翰半响,皆露出释然的表情,眼中妒色一闪而逝。
李纲见是沈墨翰,心下也豁然开朗,不知这子忧用什么办法让皇上如此改变。
那高俅见是沈墨翰,眼中妒色更甚,抬头望了望微宗,见微宗正含笑而待,当下塔步而出奏道:“皇上,本朝先例从无一侍讲在朝堂之上进言,此法甚是不合大宋法例。”
“高大人此言差矣,刚才皇上还说了要光开言路,难道高大人要阻挠皇上?革职查办吗?”李纲无时不想扳倒这高俅,这一刻见如此,难能放过如此机会。
高俅闻言,暗骂自己愚蠢,这个时刻说不是明白着当面顶撞皇上吗?心中大惊,连忙跪道在地,大声叫道:“皇上开恩,为臣对皇上之心,日月可以鉴,为臣如此实是不想破坏大宋开国以来的规矩啊!请皇上明鉴。”言词激动不已,老泪横生。
沈墨翰与李纲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