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回到实验室,第一件事就是查阅和基因编辑有关的文献资料。对于基因的研究其实人类并没有过长时间的积累,一切都由于四维空间的技术革新而使得三维层面许多难以攻克的疑点和难题变成几乎透明的白纸,完善的理论体系迅速建立起来,一切三维的特性在四维的映射下都变得清晰而简单,并且容易进行实验相关的操作。
而说到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其实自从1953生物学家詹姆斯杜威沃森和另一个国家的弗朗西斯克里克共同提出了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结构的双螺旋模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家都处于没有便捷有效并且廉价的方式去编辑生物基因的困难状态。
而相关问题的改善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发现的rispr技术,它是一项基因编辑技术。严格来说,这项技术源于细菌特有的免疫系统,是生命进化历史上,细菌和病毒进行斗争产生的免疫武器。
简单点理解就是,一开始因为病毒能把自己的基因整合到细菌基因组当中,利用细菌的细胞工具复制病毒的基因进行复制和传播,而细菌为了阻止病毒的外来入侵,清除病毒的基因,所以才进化出了rispr技术系统。利用这个系统,细菌可以不动声色地把病毒基因从自己的染色体上切除。
微生物学家了解细菌拥有多种切除外来病毒基因的免疫功能后,从中掌握了一种比较典型的模式,它依靠一个复合物,在一段a指导下,定向寻找目标na序列,然后将该序列进行切除。许多细菌免疫复合物都相对复杂,最后科学家掌握了对一种蛋白as9的操作技术,并先后对多种目标细胞na进行切除。这种技术被称为rispras9基因编辑系统。
这项技术于7年后首次用于生物化学实验,并因其易用廉价而准确的特性迅速成为人类生物学、农业和微生物学等领域最流行的基因编辑工具。虽然不久后便发现它的命中率只有40~70左右,出现过不少脱靶的现象。它的真正意义在于给了人们从微生物的角度去寻找有效基因工具的启示。
而实际上,“特罗巴死体”也是一种病毒,只不过它是超三维物质特性的奇异病毒母株,但在原理上,它也是通过侵入母体首先利用母体工具快速复制自身的。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并不具有寄生侵害性,而是与母体形成了共生的特殊关系。“特罗巴死体”在大量复制自身信息后,会释放其携带的基因指令来改造母体的机构,从而使共生母体发生大量良性并且可控的变异。
周正想到的方法是,首先利用基因编辑手段制造一个与他自己的基因组相同的“假性共生母体”出来,按照他的设想,母体是由若干他自己的胚胎克隆干细胞形成,里面寄存着各种“特罗巴死体”母株。而外层是足以维持这个生体雏形冬眠的“注射型冷冻盒”,为了便于携带,制作成手指头芯片大小的卡片是最适合的。在需要使用时即可将这个假性母体注入自己体内。
周正打算利用类似rispr技术的原理——细菌和病毒进行斗争产生的免疫武器来阻止“特罗巴死体”之间的排异反应。具体的做法就是,他会先将这个假性母体用基因对抗工具作为隔断手段,将其在生物性质上切割成若干份彼此相对隔断的空间,用来规划所需要激活的能力类型。
简单点说,比如双手部位,他如果希望这双手具有物理打击力量和能量打击能力,而这两个能力又不会产生排异的情况下,就能仅仅让双手获得这种能力,而不影响身体其他部分的能力类型。
这样经过不同的需求设计后,一个假性母体就能在不同的身体部位获得不同的能力类型,从而解决一个生物共生单体只能使用彼此不排异的2铭文组合的弱点。
通过这种设计方式,他发现铭文的组合率可以提升到30左右,已经完全够用了。按照这种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