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光景,头发稀疏,皱纹满脸,腰微微弯着,行动也不是十分利索,他拍了拍方行健胳膊道:“不错,没缺胳膊少腿。”

    孙婉仪带着孩子过来见礼,方行健介绍道:“这方伯原来是我学习武馆前卖面的,我们每日下课后,都爱去那吃口面。”

    他接着介绍道:“这是我夫人,本姓孙,这个虎头虎脑的,就是我儿子,方乾。”

    方伯拉着他们三人拐过堂屋,走入一间空的包厢,四人坐定,又点了一些饭菜,方行健重又开口问道:“方伯,你还在卖面?”

    “早就不卖啦。”方伯拍了拍手,道“十年前见过你后,又过了几年,我年纪大了,儿子就不同意我出门做事啦,手头攒了一些钱,恰好这间店要出手,我就买了下来,做了掌柜。”

    “那,”方行健犹豫一下问道。“那张家呢?”

    “张老头女儿嫁去襄阳,他们夫妻也被接过去住了,不然也不会出手这家店。”方伯道。

    方行健恍惚了一下道,“啊,她出嫁了呀。”

    方伯点点头道,“是啊,欸,我本以为她是嫁给你,结果去出礼,才知道原来是周成那小子。”说道这,他笑了出声道:“那小子原来又胖又懒,整个一个大面团,听说和张家丫头好上后,努力很多,还减了肥,我出礼见到他的时候,一下从面团变面条,差点没认出来。”

    方行健三人听到这比喻也笑了出来,方伯看到这样,方才放下心来,劝道:“如今你都结婚生子了,还出来跑什么江湖,老老实实做个生意不好吗?”

    方行健道:“我夫妻二人早就退出江湖了,这次出来也是为了这臭小子。”他将自己打算送孩子去程府读书的打算说了,更表示自己打算以后在那边立足,可能以后不会再回来了。

    方伯听了感慨一阵,道:“可怜天下父母心。不过北方不比南方,重乡土关系之风远胜此地,想要立足只怕不易。不过你是个有本事的人,想来也难不住你。”

    饭菜陆续上桌,四人用了一阵饭,孙婉仪终于按耐不住,问道:“这堂内是什么情况?”

    方行健在桌下轻轻捅她一下,皱眉摇了摇头。她哼了一声,嘀咕道:“只是问下嘛。”

    方伯道:“这些人啊,道俗都有,这几日都是这般模样,一不闹事,二不赊欠。每日吃完饭,就在此久坐,过了午时自会离开。”

    方行健几人吃完午饭,本就要离去,方伯却要他们留下多住一日,道:“小健,你这次走了也不知还回不回来。老头子我半截入土的人,你就是回来能不能见到都是问题。你到现在还未吃过我的面,等我晚上煮个面,你吃了明早再走,可好?”

    方行健见他说的心酸,反正也是无事,便答应了下来。下午时候,一家三口逛了逛小镇,方行健在此多年,却发现除了方伯还在,大多都已变了风景。就连原来的武馆虽然名字依旧是武当武馆,但教头却换成上林俗家弟子,不在传授武当武功,学价也从每期一两银涨到五两。

    方行健每走到一地,便指着此地说说当年旧事,昔日风景。小镇不大,一个下午方行健带着妻儿已经走遍,重回到张记客栈。

    此时正是黄昏时候,三人走进大堂,发觉那些武林人士又如午时一般,静默无声。方行健已经见怪不怪,牵着孙婉仪走了进去。

    方乾却咦了一声,仰起头问夫妻二人:“这些叔叔伯伯,为什么我们下午没见到啊?”

    小镇不大,方行健三人逛了一下午,却从未见过一个江湖人士,等到了饭点,这些人都聚集在此处。如此反常,方行健心中警觉,嘴头却斥道:“人家的事,你管这么多干嘛!”

    就在此时,一个红衣姑娘牵着一位小姑娘走了进来,喊道:“店家,住店。”

    本是寂静的大堂犹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