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位少侠,不知你找本官有何贵干?”沧州县令说道。

    “我观这里百姓大多穷苦,空有宝山而不识得利用,所以想为这里的百姓献上一脱贫之法。”秦龙说道。

    “哦!少侠有何办法让这里的百姓脱贫?”县令眼前一亮问道。

    “沧州近海,海中之盐便是脱贫致富之宝,我制盐之法可以奉上。”秦龙说道。

    “那海中之盐苦涩至极,杂质颇多,想要利用却是极难,少侠有何方法除去杂质。”沧州县令问道。

    “盐融于水,以布碳棉沙滤去杂质,再辅以晒煮之法,便可得如雪白盐。”秦龙说着将制盐配方递上。

    配方配有图鉴、文字,能够让人一目了然,县令看了又看,郑重的收入怀中。

    “此法可经过实验?”过了一会,县令问道。

    “已有过实验,大人若不放心,可以让人取来海盐,再行实验。”秦龙说道。

    下午,衙役们搬来了一袋海盐,在秦龙的主持下开始实验,水融,过滤,熬煮,不久洁白如雪,粒细如沙的白雪盐就完成了。

    县令大喜,叫好连连,马上差人将配方和样品送去洛阳。

    七天后,洛阳来人,确认了配方可行后,于沧州设了制盐司,负责海盐炼制。

    炼盐之时,海沙被烈火烧融,形成了透明晶块,形似琉璃,这是一个意外的发现。

    不久有人发现了这种类似琉璃的晶块拥有极强的塑性,在其未冷却之时可以制成各种形状。

    然后这种东西就火了,被因为形似琥珀琉璃,被命名为琥珀石,一些小工坊已经在试着生产这种奇异的琥珀石。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立于高处,看惊涛拍岸,看百流归海,秦龙心生震撼,纵力破万斤,能抗一海乎?

    人力有穷,而天地无穷,人于天地,瀚海孤舟。

    “少侠……少侠……”一衙役唤道。

    “有何事?”思绪被打断,让秦龙有些不悦。

    “大人让我叫你回去,说是有要事相商。”衙役说道。

    “知道了!”秦龙说着拔起紫霄,负剑回去。

    “秦少侠,这位是王大人,这位是李大人,还有这位是陈大人……”柳县令为秦龙介绍道。

    “这位就是创出煮盐之法的秦少侠吧,果然一表人才,器宇不凡呐!”王大人说道。

    “秦少侠,不知这制盐之法有何出处?”陈大人问道。

    “水遇火而发,遇土而入,盐融于水,形如水,以沙土过滤,去杂,再去水则盐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多看,多思,法出自然,师法自然。”秦龙说道。

    “秦少侠,好一个师法自然啊!我们当向秦少侠学习,多向这天地自然学习学习。”王大人说道。

    “这水气遇冷凝结,淡而无味,航行出海,可否以此法制出淡水?”李大人在一边研究水汽,说道。

    “酿酒之时,酒气四溢,似乎也可以以此法取汽化之酒水,冷凝化水,此法似乎可行。”陈大人说道。

    “硝石入水化冰,可做冷凝之用,石灰遇水散热,做加热之用也可以……”思维发散,一个个想法不听的冒了出来。

    旁边的言官不停的记录着,他们的奇思妙想,能否实现,还要经过实验去证明。

    人类是最富创造力的生物,突破了知见障后,脑洞开起来,那叫一个天马行空,无数文明造物便是从人类的脑洞开始的。

    秦龙望着脑洞大开的众人,感觉或许要不了多久,这个世界的文明就要前进一大步了。

    两天,那些人在沧州待了两天便各自返回洛阳了,见识到秦龙的知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