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共同的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的血脉交融。于王征而言,此时金兵南侵中原,是大宋的土地丢了,却不是华夏的土地丢了,与战国时代秦国争夺天下,统一六国未必有本质的不同。同在华夏的土地上生息,恢复不恢复河山不是最重要的,不过就是王朝更替罢了,对天下黎民好不好,才是最重要的。

    王征看到兵营门口汉人百姓与金营士兵做交易这个场面,心里有些百感交集,转头看了看琪儿,但见她看到金兵,眼中乃有隐约的仇恨。“这也难怪,她却与我不同,她虽然那时年纪还小,但她亲眼看到这一世的父母亲人,被金兵残杀殆尽,不仇恨才怪。”王征想到这里,握住琪儿的手不由得紧了紧,说道:琪儿,咱们回营帐吧,外面还是有点冷。”陈琪点点头,两人手牵手往营帐走去。

    就在这时,一个金兵谋克(相当于百夫长)急急地跑过来,对王征和陈琪说:“王爷有请,二位随我来。”看他眉粗骨大的模样,汉语却说得十分爽利。

    王征和陈琪走进大帐,只见辽阳王端坐大帐中央,脸色虽然仍有些晦暗,眼睛也略略有些肿,但人却已经显得十分沉静。完颜元宜陪坐一旁,见二人进来,微微点头。领二人进来的金兵谋克把门口的卫兵轰走,自己走到帐外三丈开外,一手按刀而立。

    这次却是元颜元宜率先开口:“王妃遗骸,所葬何处?”这个李师叔祖并没有交待,王征并不知道,如实答道:”草民不知。”完颜元宜也不惊讶,说道:“他日得便,还望李天师告知。”说完,完颜元宜便静坐不言。完颜雍看了看王征和陈琪一眼,沉声说道:“王妃所应之事,若本王有幸,定不食言!”说罢,完颜雍却站起身来,走到王征三尺开外站定,问道:“你说你是大同府人氏,名叫完颜征,然我观你言语外貌,不类我同族,却是何故?”王征笑道:“我姓氏名字,那还有假?我自幼随父南迁,受中原礼义,习儒家经典,言行外貌,与南人无异,有何奇怪?”完颜雍似乎怔了怔,随即双手往背后一负,说道:“你即是与我同族,便不走了,随了本王如何?”王征一惊,看了看陈琪,心道:你们乃是琪儿的仇人,这可如何使得?再说,我只是一心求道,和琪儿还有许多许多的事情要做。王图霸业,与我何干?想到这里,平静地说道:“草民无福,身在道门,王爷所请,草民不能受。”

    完颜雍听王征这么说,久久不语,慢慢踱回坐下。沉思片刻,问道:“你送信与本王,于本王有恩,你需要什么奖赏?”这次却轮到王征沉默,王征心里思忖:这个完颜雍,若不出意外,日后便是金世宗,有“小尧舜”之称。历史上极有可能就是他,第一个提出“中华一统”这个说法。我与琪儿来自另一个时空,身在此处,心在星外,荣华富贵,金玉珠宝于我都是浮云。不如我……想到这里,王征装出很诚恳的样子说道:“贫道一心向道,但求长生,世间荣华,金银富贵,不在我心上。我不求王爷什么奖赏,但却有一请。”完颜雍说道:“你且说来听听。”王征道:“我本金人一族,但自幼受汉家教化,南人待我,亲如骨肉兄弟。这白山黑水,长江黄河,昆仑之巅,珠峰之顶,东南海滨,四海之内,俱是华夏,血脉相承,骨肉同源。贫道但无他求,只望王爷存中华一统之念,天下子民,无分夷汉,俱是兄弟,众生平等。”完颜雍听了,目光炯炯,异彩连连,似是惊讶,又似是隐有赞赏之意,却不流露,问道:“你这是儒家,还是道家?”王征道:“王爷自幼习汉家经典,自然知道是谁家。”说完,不复再言,后退一步,隐有告辞之意。他此时不再自称“草民“而称“贫道”,那也是明确告诉辽阳王,他乃是有志修道之人,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会轻易受世俗中的诱惑。

    王征也知道,乌林王妃在信中,为其夫君辽阳王谋划甚多,比如叫他不可收她的尸骸,装作若无其事,将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