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见到长髯的道士或者眼神冰冷的仙姑在一旁教导。

    不管是吊死还跳崖,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如果死翘翘了却回不去那个世界,那就很不妥了。唐苑就会改嫁,若是如此,玉儿就得管别人叫爸。想到这里,王征心里很不痛快,有些发堵,从竹椅坐起身子,整理纷乱的思绪。

    原来我是完颜征,不,现在也叫王征。乃是中洲道家仙门——天师道的入门弟子,中洲大宋国临安人氏。

    家中父母俱在,是临安富绅王宝强的家人,为王家打理茶叶庄。王宝强出生于大家富族,早年游学四方,屡试不第之下,承了经商祖业,向大宋北境牧民贩卖丝绸茶叶,与王征之父完颜阿易相识到相知。

    八年前,金宋两国交战,铁蹄之下,北地富户,仓皇南顾。完颜阿易仰慕南方繁华,感东家盛情相邀,携妻带子,随从王东家南下。

    因完颜乃是女真国姓,为避不虞,遂随东家改姓王,姓王名易,子完颜征,改名王征。王易本通南语,自小教导王征,经年之下,衣着外貌,语言习惯,几与南人无二。

    南来之后,送王征入了王家家族学堂,小小王征一心向学,数年之中,诗词文章,已见端倪。

    王征正带着一分好奇、二份悲痛、七分无奈悠悠出神。门口人影一闪,就见一高髻冷脸,眼如点墨,素衣长袍,三十也许的道姑负手立于身前,缓声问道:

    “你今日可感觉好些了?”

    声音其实又悦耳又动听,但此时此刻再悦耳动听的声音,王征听起来也象鸭叫。王征稍怔,赶忙立起身来,摆出一副恭敬有礼的模样,打了个揖,扬声说道:

    “承蒙谢师叔相救,弟子感觉好多了!”

    谢师叔姓谢名凤华,正是这山雨阁山门精英入门弟子的带班师叔,说白了就是后世的班主任。谢师叔看了看王征容色,一眼便了然于胸:虽说这道童双眼略肿,精神恹恹,一副死了爹妈的模样,但显见神志已清。只是他神色之中,似是伤心哀痛,又似有无边的落寞,不禁一怔:这个弟子,倒有几分奇怪。

    原来昨日王征练剑之后,大汗透体,感了风寒。偏入夜又电闪雷呜,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引得邪气入内,竟然昏了过去。幸得落紫小师妹发现,落紫小师妹一时急得不行,大声呼喊,招来同门,谢师叔也急时赶至,施以门派秘法相救。

    是夜王征虽然并未醒来,但体象已是平稳。今天一早便有同门来报知师叔:王征师弟醒转之后,人似乎还好,只是有些发狂,一大早沿着山中石径狂奔一气,梨花带雨,大呼小叫,此刻却已在房中歇息。

    谢师叔也暗暗诧异昨夜山中雷呜电闪,激烈程度竟是前所未见,有些古怪。此时眼见王征无恙,交待了王征近日不可剧烈练剑,先将息身体,可多读道籍功法,或者打坐观想之类的话,之后转身离去,一晃而逝。

    王征复又缓缓坐下,心中叹息:一梦千年,两世为人啊!

    这里原来与前世不同,却是个道法与读书习武并重的世界。中洲地大物博,长江黄河,黄山泰山华山青城,西湖太湖秦淮河,似乎正是前世的中华。本朝宋太祖以龙照神功,一根哨棒,一双拳头,打下大好河山,传至今朝徽帝,已近二百年。

    中洲之地,道教乃是天教,典籍充栋,仙师辈出,护国安民。北华山,南青城,正是中洲亿万百姓心目中的倚靠。世俗中行儒家教化,尊孔孟之道。道家追求清静无为,长生永寿,儒家追求修身其家,治国平天下。

    中洲之东南,大海浩渺,不知边际。

    中洲之北之西,夷人番邦游牧之地也,传说那里天高云低,草地广袤,牛羊成群,山水无边,美女很多。有释家西来,教化万民。

    因此,释家佛教是西北之地游牧民族心目中的圣教,无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