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论商事或不如青雀你,但论及兵事,便滔滔不绝,天下形势如在掌上观纹,凡推演晋国与契丹、吐谷浑之争,言则必中。早于三年前,他就说契丹必南下,幽州道行军总管刘知远必在沂口破契丹。而去年秋,刘知远果然在沂口和朔州阳武谷击退契丹。此人若是从军,必是百年不世出的名将之流,令人可畏可怖……”
据史载,周世宗柴荣在从军之前,曾为了贴补郭威家用,走南闯北做过一段时间的茶商。如果齐适高所说的柴姓少年是他,那也算是齐适高的奇遇了,竟然与还在微末时的周世宗柴荣交过朋友。
裴茳悚然而惊。这齐适高就是条粗大腿,一定要抱住。万一哪天柴荣打到南唐来,靠着这层关系,也能活命不是?齐适高的眼光颇算狠辣,能看出柴荣的不俗之处,但任他如何想象,也不可能会知道他口中的少年茶商有朝一日会北面称帝。
五代十国,正是个草莽英雄辈出的奇异时代。后唐李克用,原是大唐外族沙陀族军队将领;后梁朱温,原是王仙芝、黄巢起义军帐下将领,土匪出身;后汉刘知远,普通军卒出身;后周郭威,虽是一州刺史之后,然自小丧父,由姨母养大成人,算是普通百姓出身;南唐李昇,虽说是唐建王李恪之后,但是自幼父母双亡,寄养在寺庙,是小沙弥出身;即便是最终一统天下的赵匡胤,也不过是普通禁军将领子弟。
凡此种种,这些建国称王称帝的英雄,没有一个是富贵出身,哪个不是依靠自己的才能在这个乱世中杀出一条血路,最终站在人生最巅峰?若他们出生在和平年间,不过都是些普通军汉而已,顶天了也就是做个中高级将领了此残生。
这是最差的时代,天下诸雄逐鹿,烽火连天,百姓朝不保夕不可终日;这是最好的时代,英雄不问出处,我命由我不由天,只要敢博,收获也许就是君临天下。
听着齐适高娓娓而言,裴茳不禁心驰神往,脱口道:“齐大侠说的不错,这柴姓少年,确实当得起少年英雄二字!却不知第二位是谁?”
开玩笑,一代大帝当不起英雄,谁当得起?历史给柴荣的评价是,如果不是死得太早,他的功业可以直追汉高祖刘邦!根本不会有赵匡胤什么事。大宋之所以能一统天下,全靠柴荣打的基础好。
齐适高悠然道:“这第二位,却是一位少女。”
“少女?女子也能被称为英雄?愿闻其详!”裴茳奇道。
“去年四月,某家在太平府朋友家做客,忽闻其庄上有一妇被山上母虎叼食而去,众百姓惧恐不已。某家自恃颇具勇武,带着三个弟子,持弓追着虎迹上山,足足找了一日,遍寻不见。终于在第二天午后,方寻到一处山洞,还未进洞,便闻到洞内传出浓重的血腥之气。方要入内,却见洞内走出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青衣白袜,左手持着一柄尺许长小刀,右手却提着两个硕大的虎头。某家观其女身上,纤毫不染,未见一丝血迹,不由惊异万分。向前交谈,少女说其姓聂,听闻有猛虎叼人,连夜驱驰百里来救,怎奈虎已食人,救援不及,心中甚憾。杀二虎,不过为偿妇命而已,已刨虎腹取人骨和衣冠,在洞中设了衣冠冢。某家半信半疑,与弟子三人进洞内察看,果见洞内留了两具大虎死尸,都被割去头颅破开肚腹,血流了一地,旁边用石块垒了座无碑石坟。再细细察看虎尸,发现无论是头颈处还是肚腹处,切口光滑平整,应是一刀了结的结果。待出洞来,却怎么也找不见那少女了。空山寂寂,了无影踪。”
裴茳听得热血沸腾。这是武功啊,原来这个世界还是有武功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齐适高口中所说的少女,正是李白这首《侠客行》的写照。
“这姓聂的少女是武功高手么?”裴茳不禁激动地问道。
齐适高慎重道:“绝顶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