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993年的时候,老八的弟弟大学毕业了,老八到部队的第五年考取了西南的一所著名的建筑院校,也读了建筑专业。张青秀来老八家时,老八弟弟读大三。

    老八1991年转业带着张青秀回到家时,正逢暑假。老八事先跟老八弟弟说了,给他带一个姐姐回来。张青秀失去了一个哥哥,换回来一个有姐姐、哥哥、弟弟、父母的完整的家。

    老八弟弟叫巴年夫,他父母取名字的时候想必是想到中国功夫了。老八大名叫巴年功,他弟弟是巴年夫,兄弟两人是“功夫”,可惜,他弟弟长得斯文,没有一点有功夫的样,倒是老八,有点先天优势。长得英猛、高大,有点会功夫的架势。再经历过战场的腥风血雨,张青秀说,有时老八的眼光会杀人。

    老八弟弟毕业那一年,张青秀也已经到老八家快两年了。或许,多年没有家的温暖。或许她哥哥到部队以后独自面对看似平常的生活故事,人生经历,或者所见所闻,浸透着一股难以名状的寂寥。新的家收留她漂泊的身躯,修补了她以为的生命的裂隙,寂寥如一场旧梦,时间不再生了锈,她特别喜欢这个新家。

    其实,就如老八和张青秀讨论过的,人生永远不会有完美的结果!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美好和挣扎。

    张青秀拥有家庭完整、快乐的童年和少年,那时候的生活很苦,父母为了他们兄妹俩艰辛的挣扎着,但还算美好,但等不到完美的结果。

    随着父母的离去,家碎了,破了,兄妹俩挣扎地相依为命。等他们兄妹俩挣扎着调整过来,看似美好,随着她哥哥的牺牲,天又塌了,更是没有美好的影子,剩下张青秀一人独自面对,更与完美无关了。

    后来,来到老八的家,又回归到完整的家庭。重新融入和重塑美好的生活过程很挣扎。也许未来会很美好,也许,也还会碰到坎坷。但是只要保留一颗不甘于现状敢于挣扎的心,就一直会拥有当下最好的状态。而最好的状态,就是创造完美生活的最重要的条件。

    无论老八还是张青秀,需要的都是敢于挣扎的心,清醒地认识当下的状态,这样,才能实现美好的生活和维系美好的生活,才有可能接近完美的生活的状态。

    老八为了让张青秀回归到正常的生活模式,在接张青秀回来的路上,或者,饭后陪完父母,呆在院子里的时候,都有过类似的探讨。

    也是用这种方法,让张青秀慢慢融入新的大家庭,重新找回自己,独显出她的生活经历所赋予她的个性和聪慧,以及固有的特质。

    巴年夫长得眉清目秀,带着个眼镜,文文弱弱,一看就是文化人。或许,从来没做过姐姐,或许,对文化人的崇敬,张青秀特别喜欢这个弟弟,他也喜欢找她商量一些事情。

    巴年夫毕业那一年,也是张青秀真正融入新家庭的一年。慢慢地她的思想逐步在主导着家庭的大事小情。巴年夫毕业时,就如何就业的问题,老八和张青秀有了分歧。

    老八的意思是不想让弟弟在外飘,要他跟着他一起做广告公司。广告公司现在不光是印广告、传单了。这两年,老八也铺开了,还涉及广告设计及喷绘,电梯广告代理等,确实也缺人手。

    巴年夫希望不放弃专业,想到建筑公司上班。两兄弟为此还闹别扭,几天不说话。

    老八是想尽自己所能做好当哥的责任,为弟弟妹妹遮风避雨,巴年夫是觉得浪费几年学习的专业,特别是自己也喜欢这个专业,不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就是浪费他多年的生命,他有他自己的思想。他认为老八不尊重的他的思想,就是不尊重他自己的人生选择和实践。

    张青秀看这兄弟俩如此,也是急得不行,她是觉得要尊重巴年夫的选择,每个人都有思想,要学会尊重个人的思想尊严。

    有一天,老八来幼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