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正月十二,长安天气晴好,积雪消融,暖洋洋的太阳晒的人后背发烫、发痒。
正值休沐的李德裕盖着狐皮衾,坐在院内,半眯着眼睛,半梦半醒之间,构思着灯谜,为三日之后的上元节做准备。
正在此时,李寿山带着一名内侍进来了,他上前推了推李德裕:“阿郎,宫里的大人前来传旨”
李德裕急忙起身,跪在地上听旨:“传陛下口谕,李侍郎前往宣政殿议事”
“臣接旨”
“李侍郎快快更衣,奴婢先告退了”
李德裕急忙盥洗,换上公服,匆忙间却还往西厢房去了一趟,面见谭泽露。
“先生,我该怎么办?真的要那样吗?”
“阁老放心,陛下并非庸主,更不懦弱,不会轻易被左右,您只需按计划行事即可”
李德裕看谭泽露胸有成竹,面无异色,安心了不少:“那便好,那便好······”
约莫三刻之后,李德裕进了宣政殿,郑朗、李固言、杨嗣复三人默然坐定,皇帝背着双手在左右踱步。
“臣李德裕拜见陛下”
皇帝见李德裕来了,抓起案几上的奏表递给马元贽:“拿去给他看看”
这是一份北方发来的搪报,天德军都防御使赫连汉升上表朝廷,诉说回鹘人纵兵抢掠,四处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赫连汉升派兵驱逐回鹘人,没想到回鹘人竟然举兵前来,与天德军对峙。赫连汉升请求朝廷调诸藩镇军队,与回鹘决一死战。
“另外,黠戛斯使者要求朕封他们的首领为可汗,掌管草原,并请求朕与他们联手剿灭回鹘”
“前两天乌介又上表要求朕再借粟米十万石给他们,并对黠戛斯宣战,再借兵十万给他,帮助他夺回草原,就像是当年他们帮助大唐平定安史之乱一样。如此,他愿意向朕俯首称臣,岁岁纳币”
“李卿,你的意思呢?”,皇帝直勾勾盯着李德裕。
李德裕将郑朗、李固言、杨嗣复三人扫视一遍,回答道:“臣以为,当借粮与乌介可汗”
郑朗反问李德裕:“敢问李侍郎,哪里来的粮草借给乌介?李侍郎知道十万石粟米意味着什么吗?”
李固言也诘责道:“李侍郎身居高位久矣,哪里懂得民脂民膏,又哪里懂得百姓疾苦?李侍郎怕是以为大唐的百姓都食肉糜吧!”
杨嗣复冷笑一声:“这如今啊!朝内有一个能耐高官,帮着乌介要粮要地,充当乌介的保护伞,不知道收了人家多少好处!”
“乌介在朝中有这么一个内应,怪不得张口就敢要兵要粮,再过些时日,恐怕要的就是大唐的大好河山了!”
李德裕并未理会三人的暗讽,转而对皇帝说道:“陛下,臣有一策,可解此急”
“说来听听”,皇帝这会儿倒是轻松下来了,干脆坐在龙榻上品茶。
“陛下可降旨乌介,同意借粮······”
“哼,李侍郎可真是慷慨啊!十万石粟米,你知道河套一年的税赋是多少吗?”,郑朗打断了李德裕的话。
但李德裕却并不与郑朗争辩,继续说道:“陛下可明言河套去年收获颇丰,尤其是朔方,屯粮数十万石,当慷慨借之”
“但陛下要言明,朔方的多半粮食都囤于贺兰山西之丰余、安西、镇西等十余仓······”
皇帝放下茶盏:“李卿,由于吐蕃连年进犯,贺兰山已是御敌前线,丰余、安西等十余仓早在先帝文宗时期开成年间已被废弃,如今怕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何来藏粮?”
“陛下,藏粮不藏粮,可不是乌介说了,我们说屯粮数十万,就有屯粮数十万!”
“至于借兵嘛!贺兰山即为御敌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