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另外,请城中百姓将州城周围的死尸焚烧掩埋,以绝疫情,并让各县城效仿之,暂时安定灾民的情绪”,牛僧孺的脑子开始转动,努力回想着在路上忍受着恶臭琢磨出来的救灾方法。

    王彦威环视了一圈越聚越多,怀着期待目光的灾民,拱手道:“下官马上就去办”

    这汴州城内有一座废弃的州军营,就在新军营的对面,平日放些草料杂物,王彦威思虑再三,便将集中灾民安置在这里。

    一方面可以隔绝瘟疫的传染,另外一方面,一旦有非常之事,州军能及时赶到控制事态,可谓一举两得。

    王彦威乃是郑州人士,大大小小的水患经历无数,他对于灾民暴动的事情记忆犹新,所以处置灾民总是小心翼翼。

    他原定的计划乃是令各县城封闭四门,拒绝灾民入城,待救灾粮到即可解决问题,安置灾民。

    可是牛僧孺来了之后,他的计划便完全被打乱了。

    牛僧孺提出的救灾方法让他胆寒,他预感总会有大事发生,事实证明,他的小心翼翼是对的。

    灾民入城之后,王彦威按照牛僧孺的命令派兵挨家挨户的搜集城中百姓的粮食,户曹参军随从记录粮食多少,以汴州衙的名义开度支条与百姓,他们可在赈灾粮食到达之后凭借度支条领取两倍粮食补偿。

    当晚,灾民们便喝上了杂粮粥,吃上了面饼,人人都在兴奋的议论牛僧孺,夸赞之声此起彼伏。

    率军夜察的牛僧孺在听到了灾民们的议论之后,喜悦溢于言表,当晚便召王彦威与齐辉等人商议接下来的事宜。

    汴州城的百姓已经安歇了,旧军营安置的灾民却还在议论,嘈杂的声音即使在刺史府也听隐约可循。

    大堂之内虽然蜡烛林立,但光线依旧昏黄,趋光的蚊虫赶过来,绕着围聚在一起的官员们嗡嗡的叫。

    驱蚊的艾草已经燃尽,没人取新的再添上。

    王彦威等人静静坐着,一言不发。

    倒是牛僧孺,劲头十足,如同一只饥饿的豹子,来回的踱步走动。

    “粮食还够多久?”,牛僧孺问户曹参军。

    户曹参军回答道:“还有一百石杂粮,三十石谷糠。灾民数目庞大,精打细算也只能维持三天”

    牛僧孺皱起了眉头。

    王彦威坐直身子进言道:“使相,下官以为粥饭当一日一餐,一人一碗,保饥民不死即可。另可派人催发赈灾粮,一旦粮到,灾情自可解决。而后分粮与灾民,遣其回家,汴州可安”

    汴州刺史齐辉也附和道:“下官附议”

    当地的僚属官员也纷纷附和道:“下官附议”

    王彦威此举非常稳妥,乃是多年的经验积累。

    但牛僧孺却不同意:“不可!道路淤塞不通,赈灾粮到达之日遥遥无期。五日不到尚可,如果十日不到呢?十五日不到呢?各位皆食君禄,灾民可只有吃黄土的份了,一旦激起民变,谁来承担?”

    王彦威摇头道:“使相不必担心,下官已安置州军于外,一旦灾民生事,州军可瞬间镇压,不出片刻定当息事宁人”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安忘太宗皇帝训诫乎?孟将军,你乃陛下钦点一方封疆大吏,地方父母官,代天子管理百姓,理应爱民如子,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

    王彦威低下头:“下官失言,望使相恕罪”

    牛僧孺没有继续追究:“也罢”

    他又继续踱步,一直到蜡烛将燃尽,杂役们将要更换蜡烛的时候,牛僧孺开口说话了:“从明日起,灾民一日两餐,每人一碗粥,一块面饼,粮食不够抽调军粮补充!”

    “使相!”,王彦威惊呼道。

    牛僧孺深受示意他安静:“另外,遣人往押送赈灾粮的队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