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一个从农村里走出来的土子,能一步步兴建起一个属于自己,庞大的商业帝国,张兴全靠的不单只是自己的能力。
有能,无德,是走不到今天的。
三十多岁就开始发迹,如今年过五十的张兴全,享受了十多年数钱数到手抽筋的生活。
山珍海味,对他而言,都是日常餐桌上的家常菜。
反倒是,近些年来,口味越发的清淡了起来。
特别,就是好吃番薯。
犹记得,十一岁那年,在家乡农村。
持续干旱长达近一年之久的村子里,整个村的人都饿得面黄肌瘦。
山里跑的、水里游的、地里长的,但凡还能用来当食物的,都被饥饿的村民给吃了个一干二净。
当时的农村,可不像今时今日这般交通发达,反倒是相当的闭塞。
由于道路不通,想要离开村子到外头去找吃食,是相当艰难的。
张兴全家中老父本就有许多老毛病,母亲更是早逝,更有一个腿脚不便的奶奶。
为了负担年幼的张兴全,和他奶奶的吃食,扛了半年多的老父亲终于还是病倒在了床上。
眼看一家人都奄奄一息,在这个村里所有人都自顾不暇的时候,也没人有能救济他们,多亏了这时候一伙解放军战士的出现,不但救活了张兴全一家人,也让整个死气沉沉的村子再次焕发了生机。
现在想来,还是如此的震撼。
当那个人,和另外两人一起扛着一颗硕大的番薯放在自家门前的时候,张兴全这辈子,都记得那一幕,记得那张脸。
那张脸的主人,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在整个村里的人把周遭能找遍的食物都翻了个底朝天的时候,不知怎的,就如同变魔术一般,源源不断的从山中找来一份份食物。
现在想来,张兴全都琢磨不透、想不明白,只当是,上天派来拯救他们村、拯救他们家、拯救他的,救命恩人。
此时,一身练功服的中年人,手捧着刘放那个破破烂烂的钱包,望着里头刘放和他爷爷唯一的一张合照,神色激动的道。
“对!这就是恩公啊!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么些年了!终于让我找到了恩公家的独苗!”
“您找过我?”刘放好奇道。
“是,前几年我到这边做些买卖,也差人去打听恩公、也就是你爷爷的下落,得知他已经去世了,唯独留下一个孙子,很可惜,在流江村打听了多次也没人知道你在哪座城市工作。”
激动的情绪渐渐平复的中年人,把手中的钱包还给了刘放。
继续道:“我姓张,名兴全,不嫌弃的可以叫我一声张叔叔,不知道你现在是在哪里高就?”
刘放犹豫了一下才不好意思的道:“张叔叔您好,很感激您帮我解了围,高就什么的……我这,也是刚没了工作,这不是,打算回家种地来着。”
“这年头,对你们年轻人来说,城市里的竞争压力蛮大的,回家种地也不能说不好啊!可你现在年纪轻轻的,难道就打算真种一辈子的地?既然你现在没有工作,我想问你,有没有兴趣来帮我做事?”
张兴全有些迫不及待的看向刘放,一直压在他心中的报恩念头,此时呼之欲出,已经按捺不住。
刘放没有得到那对神奇的阴阳葫芦,这会肯定立马就答应了张兴全的工作邀请。
“很感激张叔您看得起子,不怕您笑话,不过我已经决定这次回村之后,就好好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毕竟也是老爷子去世前叮嘱过的……”
不等刘放把话说完,张兴全的跟班,那位西装笔挺叫做六的年轻人有些忍不住打断刘放道:
“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