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大多没有见过,认识的也只有枣树这一种,家里最多的橘子树更是见不着影子。而且她也感觉到这边的温度好像并没有家里那么高。
因为好奇苏小妹一直都是盯着窗外看。时间好像过得很快,三个小时的车程一会儿就到了。
她们在梨河镇下了车。因为没有交通工具,所以要去村子里只能靠步行了。蔡瑜新在前面走着带路,苏小妹紧跟着。她看见这边的房子都是矮矮的,基本上都是土砖墙,房顶也都是盖的草和树皮,盖瓦的房子在这边好像并不多见。
走了近两个多小时,已经是正午了,蔡瑜新终于停了下来。
“到了。”
苏小妹看到这也是一座低矮的房子,土砖搭建的,房顶盖着麦草和树皮,而且用木头围了个小院子。
蔡瑜新已经开了院门进去了,苏小妹也顾不得看了,小跑着跟了过去。蔡瑜新一推门她便看见一个中年男人在桌边坐着。
“爸爸。”蔡瑜新叫着。
“终于回来了”蔡志说道。
见到蔡瑜新叫爸爸,苏小妹也忙从后面来到前边叫到“爸爸。”
“这是?”蔡志问道。
“这是舅妈给我找的媳妇儿,叫苏小妹。”蔡瑜新回答道。
“哦!来来来,快坐,快坐。”
苏小妹似乎有点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这一路上都是蔡瑜新打理一切,由于和家里不同处处充满新奇,苏小妹一直也没太注意这边的人说话。此刻听着他们父子交谈显得有点茫然。
“赶了这么远的路还没吃饭吧,你们坐着,我去做饭。”蔡志说着,转身便去灶房了。
苏小妹接过蔡瑜新倒的茶,一边喝一边四处看着。这座房子只有三间正房,中间她们坐的是间堂屋,左边是间睡房,右边就是灶房了。堂屋里还有一张床靠着屋后的一方墙,苏小妹发现这床好像不是木头做的,是用黄土垒起来的,因为上面放着枕头和被子,苏小妹才知道这是张床。
苏小妹指着床问道:“你们这边的床是这个样子的啊?”
“这叫‘炕’,”蔡瑜新说到,“我们这边冬天太冷,烧火做饭时热气就会跑到炕底下,睡觉暖和。你别问了,去看看爸爸要不要帮忙。”
苏小妹忙站起身向灶房走去。到了灶房她看见锅里的水已经开了,蔡志正忙着抓面条往锅里放,看见苏小妹进来忙问道:“你进来干什么,快去外面坐着,面快熟了。”
苏小妹听的不是很清楚,便说道:“爸爸,你说慢点儿,说慢点我才听得懂。”
蔡志又慢着说了一遍。这下苏小妹听懂了,忙答道:“瑜新说要我进来帮忙。”
“不用,不用,你去坐着吧。”苏小妹点点头,便出去了。
苏小妹才坐了一会儿,蔡志就端面出来了,第一碗给了苏小妹,第二碗给了蔡瑜新,最后一碗是他自己的。苏小妹看见她们夫妻俩的面都是满满的一大碗,公公的只是多半碗。苏小妹没说什么,只是吃着。
面很清淡,也没有什么辅菜在里面。蔡志又拿出了半瓶白酒和两个蒜头,父子俩就着面条喝酒,还时不时剥颗蒜嚼着。苏小妹在家见到过蔡瑜新剥蒜头吃,她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能吃下那么辣的蒜头,自己也试过,结果辣的喉咙痛,连眼泪都止不住的流。
面吃完了,苏小妹主动去洗碗,洗碗的时候她听见有人上门来,一会儿家里便没声音了。洗完了碗,苏小妹出去一看,只看见蔡瑜新在睡房收拾着,她便问:“爸爸呢?”
蔡瑜新说:“刚才有个人叫走了,说是家里的孩子生了病。”
“爸爸还会看病?”苏小妹问道。
“爸爸以前做过军医,什么小病都懂得治。”
“为什么不开个诊所?”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