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巢怀疑你和唐王有染,意欲拥军自立,背叛谋反。嗬嗬,果不其然,今天你终于还是弃起义军而去,黄巢大哥乃有先见之明。”

    单茂大怒道:“我没有!黄巢大哥待我恩重如山,我单茂今生今世都不会做出大逆反叛之事。”

    张丹松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黄巢这次派我来,就是要我密秘铲除你这叛徒,如果有种,就痛痛快快把我杀了。届时,我倒要看看你在江湖上有何面目立足。”

    单茂情绪激动,悠悠颤声道:“没想我单茂为起义军立下汗马功劳,到头来居然还是遭反王猜忌,真的天道不公呀。”

    张丹松道:“单都尉,你不用难过,你不是第一个遭猜忌的人。”

    单茂喔了一声道:“那谁是第一个,你快说。”张丹松这次却又讲真话,口齿清晰,一字一句道:“琴神林心通。”

    众人乍听,皆诧不浅。只听张丹松接着道:“朱家庄三结义,黄巢、朱温、林心通曾经立誓,“三人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刚开始,黄巢对他这个三弟林心通非常倚重,事事关心,并在汜水关,黄巢有意让林心通和“白马银枪”高思继比试武艺,结果大家都已知道,林、高最终战成平手,黄巢大悦,喜封林心通为“从五品游骑”,而高思继则升任“千牛卫大将军”。

    单茂道:“不错,当时的比武,我正在现场观战。”

    张丹松不予理会,接着又道:“后来,谁都不曾想到李心进这少林弃徒居然能认祖归宗,咸鱼翻身,入主洛阳,晋封唐王,掌管伊阙三十五万水陆大军,时时刻刻对汜水关的起义军形成包夹之势。黄巢马上意识到林心通、李心进皆出少林藏经阁,两人有着二十年的兄弟佛缘,于是派部下秘密跟踪林心通的一举一动。”

    史敬思、康君立道:“我们曾打探过汜水关起义军的虚实,确实有这样的流言蜚语。”

    张丹松微微点了点头,依旧跪着道:“在第二十九届邙山盟主大会之上,林心通独闯翠云峰,一剑荡九州,从秋月娥以及七大门派手中救走了秦含湮。得胜归来以后,林、秦夫妻二人不堪黄巢大哥的冷遇猜疑,从而抱琴携剑愤然离去。至于剑神、琴魔现在何处,在下不得而知。总之算上林心通,单都尉已是起义军第二个不受欢迎之人,你心里难道就没有一点儿自知之明么?”

    单茂听完,嚎啕大嚷道:“原来如此,怪不得林心通、秦含湮会不辞而别,从此消声匿迹。”

    尉迟妙然见单茂扶着门柱,心存哀伤,安慰道:“单三,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你,你性格开朗豁达,仁义有德。上回在函谷关,我和关师姐、长孙师姐前脚刚走,朱温便出尔反尔,扬言要去陕州黄河渡口抓捕师妹。当时,你从中极力阻挠,我们三个躲在暗处都听到了。”

    单茂道:“妙然,怪不得你们比朱温骑兵队还早到一步,原来你们下关之后,去而复返。”

    尉迟妙然道:“是矣,汝赤子之心,起义军这条路根本就不适合你。军中充满着狐疑猜忌,草根流习,林心通、秦含湮适可而止,功成身退,你也可以和他们一样选择离开,不要担负过多的思想包袱。黄巢怀疑你,你就让他怀疑罢了,他走他的阳光道,你过你的独木桥,人心自有天地宽,何需愁云遮明月。你说是不是?”

    单茂脸上雾霾散尽道:“知我心者,唯妙然也。单茂有妻此贤,夫复何言。”

    陈夫人一边在桌边弄婴喂奶,一边笑道:“妙然姑娘,你们邙山派不仅是中原仙武祖庭,天下第一大派;而且育人说辞有方,博采明众之长。如果我将来有女儿,一定让她拜入邙山门下,一睹贵派奚祖师的风采,聆听奚祖师的教诲。”

    热介甫在旁笑道:“柔侠都已仙逝一千年了,还有何风采可睹?至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