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找什么人吗?不知在下有什么可以帮上忙的?」

    因为她穿着男装,气度从容,全无半点女儿的忸怩之态,军卒虽然起了疑心,却也没有认真细查就笑道:「妳若是个女人,我就要扣下妳了。现在赶快走吧。」

    唐可怡客客气气地拱手做了个揖,扬着扇子走过城门后,才轻吁一口气,将刚才紧张的心情稍稍平复。

    再过四五天就是科举开考的日子,摆在她面前有一个巨大的难题:如何应考?

    她并不是担心自己的学识,在藏浸淫书海多年,所有举子学过没学过的知识她早都斓熟于心,而是东岳的科举规定,一定要先从乡中选拔考试够格的人才,登名造册,呈报朝廷之后,才算具有正式参加大考的资格。

    可她这样一个连真实姓名、身份都不能公诸于众的人,该怎样去应考?

    她一边想着,一边在路上徘徊,直到路过一座府邸门前时,忽然停住了脚步。

    这座府邸门前车水马龙,有很多人进进出出,好不热闹,最重要的是,进出的客人大都很年轻,像是应考的举子。

    她好奇地拉住一人打听,「这是哪里啊?」

    「这里你都不认得吗?」一名书生不耐烦地用手指了指府邸门上的匾额,「这是文学院张大人的府邸啊。」

    唐可怡眼睛一亮,「这么多人进进出出的,今年莫非是张大人主考?」

    书生看着她笑,「你这个人,是不是也是进京赶考的?怎么会连主考官是谁都还没弄明白?」

    「那,你们来这里是……」

    那书生倒也好心,看她全然不懂人情世故似的,便多说了几句,「本来主考官的府上应该是举子避讳的地方,但是大家一起去,反而堂而皇之,无须避忌。张大人为人谦和,又非常惜才,就算日后不能高中,只要得张大人金口一赞,也不算白来东都一趟,所以大家才会纷纷前来拜见。」

    唐可怡又问:「要见张大人,是否要带什么礼物?」

    那书生嗤之以鼻,「张大人平生最恨那些龌龊的官场黑暗,所以明令谁要是带礼物上门,他就会下逐客令。你看大家不都是空着手来吗?」

    她眼珠一转,笑道:「听兄台这么一说,我对张大人也非常倾慕,不知道能不能跟着兄台一起进去见识见识?」

    那书生得意地拍着胸脯应允,「这好办,我已经递了拜帖,你跟着我来,就说是我的同乡就好。对了,你叫什么?」

    她迟疑一瞬才答复,「我叫……唐可怀。」

    「哦,是唐贤弟,那咱们就进去吧。」唐可怡一撩衣襬,跟着他走进高大的张府大门。

    皇甫夕坐在朝堂之上,静静地听着臣子们一一禀奏。

    未登基前,这个一直让朝臣们当作茶余饭后闲聊的对象,暗中摇头的王爷,如今已然是个眉宇冷凛,动静让人万分紧张的一国之尊。

    少年时的皇甫夕最喜欢笑嘻嘻地和人打趣,见过他的人都说他和蔼可亲。但是先后经历了海外使臣和边关守将这两个重大角色洗礼之后,他再回到朝中,已让过去那些自以为熟悉他的人戚到陌生。

    他的话越来越少,少到整个早朝之中他几乎可以不说一个字。

    而在所有朝臣自以为可以松一口气,回府大吉之时,他却一个个叫到卧龙宫单独训话。

    在朝上若是说错一句话,皇甫夕绝对不会让他好过,先要写「每日一省」,字数不得低于万言,然后要提出改过措施,两日内呈报,若不合格,每日一省字数就要加倍。就算是朝上没有说错话,皇甫夕也不是好相与的皇帝。边关军情、朝中政务、河道防御、吏治革新,任何一处都有可能被拿来做为谈论的话题,而且他绝不允许臣子在被问到的那一刻楞了神,答不出来。若答不出来,就要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