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可不知道怎么回事赵构问的时候就“老实交代”了,也许是紧张的缘故罢。

    “为我大宋效力。”完了赵忠信又补充一句道。

    集英殿众大臣与众学子差点没笑喷出来,不少人掩口偷笑。

    其实通过科举走向仕途,再获取一官半职,日后再获得荣华富贵,这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只不过这种理由根本不会说出口,都是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甚么为国效力,甚么为了天下黎民苍生等等,像赵忠信这种直接说出来的应该是大宋自开国以来的第一个。

    赵构也给逗乐了,强忍着没笑出声来,微笑道:“哦?呵呵,难道你胸无大志?母后、兄皇等还在北地受苦,朕若以你为将,奉迎‘二圣’回京,你当如何?”赵构开始有点喜欢这个“老实人”了。

    赵忠信答道:“陛下,草民不知道有甚么‘二圣’,只知当今圣上。”

    “大胆狂徒,信口胡言。”施廷臣出班斥道。

    施廷臣接着奏道:“陛下,先皇尸骨未寒,太后等还在北地受尽煎熬,吾等当想尽办法,奉迎‘二圣’等人还京,此等狂徒口出悖逆狂言,微臣伏请吾皇将此等狂徒黜落,除去功名。”

    施廷臣意思是通过议和,将宋徽宗尸骨及宋钦宗等人迎回临安。

    又是他?怎么老是与我过不去,到底是怎么回事?赵忠信心道。

    赵构看了施廷臣一眼道:“施郎中,朕方才说了,畅所欲言,言者无罪,你何故欲将他以言获罪?退下。”

    赵构继位“法理“不通,宋代宋钦宗赵桓是宋徽宗赵佶长子,后被册封为太子,再以后宋徽宗赵佶禅位与赵桓,赵桓才是名正言顺的宋朝皇帝,名不正而言不顺,这一直是赵构的心病。

    赵构的亲生母亲是个宫女,是宋徽宗赵佶在一次偶尔的机会临幸了其母亲,生下了赵构,母子二人饱受欺凌,至小赵构连赵佶的面都很少见,跟其父皇及其皇子谈不上甚么感情。

    在金国提出需一亲王与一宰相为质时,赵佶其他三十多个儿子都吓得魂不附体,都不敢去,这时只有赵构挺身而出,自愿去金营为质,大概赵构母子受欺凌已久,赵构想出人头地的缘故罢,这时才被封为康王,前往金营为质。

    后赵构河北商丘称帝后被金军追杀,一路逃到江南,这时赵构身边已聚集了各路勤王之师达一百万之多,可赵构仍不敢收复失地,反攻金军,这其中有赵构害怕金军的原因,也有赵构称帝名不正言不顺的原因,各地勤王之师各自为政,根本不听从赵构的号令。

    直捣黄龙府,迎“二圣”还朝这口号赵构也一直在喊,可真的想迎回吗?赵构不想,不但不想,还巴不得两帝死在金国最好。

    赵忠信此言正打动了赵构,赵构心里暗暗欢喜。

    赵构轻声继续问道:“赵卿家,你为何不知啊?”

    赵忠信大声道“陛下,草民自懂事之日起,就只知道陛下乃当今圣上,不知其他,况且天无二日,国无二主,难道还有其他‘圣’吗?说有其他‘圣‘者必是心怀二心,这才是悖逆之徒。”

    王庶、张焘等人闻言不禁暗暗摇头,没想到此人乃是个阿谀奉承之徒。

    赵构大喜,真是个忠心的人啊,若朝廷都跟此人一样,那自己还有何愁?

    赵构也明白赵忠信这是在阿谀奉承,可阿谀奉承的话谁不想听?这话听得舒坦。

    赵构笑眯眯的说道:“卿言谬矣,朕这个位置早晚还是要还给皇兄的。”

    赵构接着问道:“卿乃何方人氏?父母何在?”

    “回禀陛下,草民乃川蜀人氏,自幼父母双亡,跟随祖父辗转来到东京,后祖父亦也亡故,草民吃百家饭长大,一直混迹于河北之地。”

    赵构不由得起了同病相怜之心,自己从小不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