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阿速庄之战,赵忠信主要是以箭制敌。

    “哦,韩六下去跟忠信比试下罢。”韩六以前也是韩世忠麾下一员战将。

    于是两人各提了柄木制兵器骑马立在校场中,韩六使把木镗。

    韩六拱手道:“小郎君,老奴年纪大了,请小哥手下留情。”说法,挥镗猛的砸向赵忠信,好家伙,年纪大力气还不小,威势惊人。

    赵忠信挡开韩六的劈砍,“刺字诀,破甲式。”左手前,右手后,催马舞枪连刺三枪,一枪比一枪快,枪如雷霆般的刺向韩六,韩六挥镗挡开,反手挑向赵忠信,赵忠信横枪挡开,两人一来一去战了二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劈字诀”赵忠信连劈三枪,一枪比一枪重,韩六荡开两枪,档第三枪时“咔嚓”一声木镗断为两截,枪尖横在韩六的头脖处不动了。

    “好”韩世忠喝彩道。

    “好武艺。”韩六也喝彩道。

    “老丈,承让了,兵器不称手而已。”赵忠信微笑着收枪下马,拱手施礼道。

    韩世忠向赵忠信招招手道:“忠信,请随我入内。”

    两人进了校场的一个屋子后,韩世忠指了下桌上的一个大的阵图道:“此乃甚么?”

    赵忠信过去仔细瞧了瞧了,武穆遗书上也有记载,此阵图为平戎万全阵,是宋高宗赵光义下旨,曾公亮和丁度,他们用了整整五年时间,从当时三百四十多部中国古代兵书中细心挑选、删减、校定,最后编写了一本专门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中的一个经典巨型阵法,需要十四万人才能布成的一个神阵,用以抵挡北方铁骑,平戎万全阵由三个方阵组成,各由一名大将统领。每阵各五里,周长二十里,计七千两百步。三阵之间皆相隔一里,阵面总共宽达十七里。

    在这三个方阵中,总共配步兵十一万零四十人,骑兵三万六百五十人,战车一千四百四十乘,瞭望兵(望子)二百四十人,全阵总共用兵十四万九百三十人。

    为了保护这三大主力方阵,宋军还在这三大主力方阵外侧,即前、后、东、西四个方向,设立了四个骑兵方阵。

    其中,左、右翼军配置相同,各有两列骑兵,前列一百二十五队,每队五十骑,共六千二百五十骑;后列也是一百二十五队,每队三十骑,共三千七百五十骑。左、右两翼每阵一万骑,两阵共计两万骑,另有探马六百五十骑。

    前阵和后阵配置相同,也各有两列骑兵,前列六十二队,每队五十骑,共三千一百骑。后列也是六十二队,每队三十骑,共一千八百六十骑,另有探马四十骑。前后两阵各五千骑,共计一万骑。

    武器方面,骑兵配备骑枪、马刀、狼牙棒、骨朵(类似于锤子的武器)等;步兵则配备砍刀、长枪、床子弩(大型连发弩机)、弓箭、盾牌等。

    可见,在这个平戎万全阵中,不管是人员配备,还是武器搭配,赵光义都精益求精,甚至达到了极致。总之一句话,只要敌人敢来,这个方阵一定让你有来无回,说实话,这么多人,这么精良的武器,不布阵也够敌啃一阵去了。

    武穆遗书上也有记载,但上面也注明了只可作为参考,要活学活用。

    赵忠信拱手笑道:“大人,这是平戎万全阵,是我朝太宗皇帝下旨编写的。”

    韩世忠点点头道:“你以为如何?”

    “不怎么样,实战中用处不大。”

    “哦?说来看看,为何无用?来,忠信,坐下说。”

    赵忠信坐好后道:“兵无常形,水无常势。对敌战场上时机瞬息万变,树木、风向、流水、地势等总之战场上的一草一木都有可能影响到战役结果。难不成真正对敌时,敌方还等你布好阵才动手?这是其一。

    其二,布此大阵,不算平戎万全阵的四个小方阵,只算中军十七里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