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627年,明思宗朱由检,朱常洛第五子接过大一统明朝的最后一棒,号崇祯。

    崇祯帝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可惜其生性多疑,刚愎自用,才能有限,对群臣喜用重典,致君臣不和,举国又遭受连年天灾,后金侵扰,民不聊生,内忧外患,最终无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

    京城破后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崇祯十七年四月四日,昌平州吏赵一桂等人将崇祯帝与皇后葬入昌平县田贵妃的墓穴之中,清朝以“帝体改葬,令臣民为服丧三日,葬于十三陵思陵”。

    明朝的那些事儿剪不断理还乱,身为汉人的后代粗略看了明亡清起的史记后,内心毫无波澜,为什么呢?因为无论是哪个朝代执政都是老百姓自己选的,哪个朝代的灭亡也是老百姓自己推翻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过程总是心酸的,仅希望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文明的进步,每一次羽化成蝶后可以更完美。

    当然我自识愚钝,不敢多妄言,这里只是借明朝的框架编点江湖中人的趣闻。

    武林人士行走江湖,靠的是什么?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挝、镋、棍、槊、棒、拐、流星锤十八种兵器,亦或是什么独门秘术,绝世武功?

    还是金钱,人脉,运气等等。

    我说以上都不准确,行走江湖除了以上几点外,最重要的却是义。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端,有争端就有胜败,有胜败就有恩怨,有恩有怨就有循环,就像日出日落一样不会消失,这里的人,这里的物,这里的事组成了江湖。

    那走江湖和义有个毛线关系呢?且再听我慢慢道来,人活于世,必须与他人接触,人生人死又无时无刻不在消耗着食物金银,但江湖中金银食物有限,你吃了,别人就少吃了,这样你就和别人成了竞争对手,就有了争端。

    然而比你强大的人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决定不与你争抢了,这就是义,再假如强者明明强大到可以杀光所有弱小者,但他却没这么做,或许这就可以更直观的解释义了,江湖里离不开义,凡是试图斩杀义的人都难落得好下场。

    或许你还是没懂,在直白点说义就是人情,只是这种人情不图回报,肝胆相照,顺应自然,匡扶正义。

    敌人是永远斩杀不完的,哪怕你一身绝世武功,却终究逃不过生老病死,而敌人意志总会薪火相传,这种孽缘该如何破解?恐怕也只有义了。

    当然我说的义也仅仅指人的范畴,自然法则毁天灭地,不可相提并论,山崩石裂,冰融海枯这是神仙都解救不了的事。

    又说了废话一堆,只是这堆废话与我的江湖有关,我不知道你们的江湖如何,只是我的江湖里处处有义。

    有义?那没情吗?当然有了,情在义中。

    向榕,幼年时父母亲戚全部饿死在饥荒中,无依无靠的他流落街头,只能靠行乞为生,终日衣不裹体,食不果腹,邋遢至极,因体衰力薄,形影单只,连行乞都占不到有利位置,就在他苟延残喘,奄奄一息之际,一断了双臂的中年男子蹲在他面前,递给他半张面饼,那一年他七岁。

    向榕伏在地上,身体蜷缩着,稀松油腻的长发遮住了面颊,一股清香钻入他的鼻孔,令他浑身一颤,眼皮猛然睁开,眼前一断臂男子嘴里叼着半块面饼正向他微笑。

    “给我的?”向榕干瘪的身躯像一堆材火扔在那里。

    断臂男子点点头,向榕迫不及待的伸出如枯枝的双手接过这半张薄饼,咽咽口水,内心异常激动,他并没有立马将饼塞入口中,而是跪在地上向男子磕了几个响头,才饱含热泪的狼吞虎咽起来。

    断臂男子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