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宋玉拉着文秀才的手,也不言语,只是大步的往前走去。身后的两个厮三步并作两步地跟在后面。

    “宋兄,我记得知府大人的宅邸应该是在府前街上的吧?咱们怎么往河清街上走呢?”文秀才看着已经暗下来的天,心中慌得一匹。眼看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少,到时候真要是出什么事情,自己叫破喉咙也没用了。

    宋玉扭头笑道:“文兄不必担心,在下在河清街上有一处私宅,平日里与朋友喝酒清谈皆在此处,没什么人过来打扰。且眼下父亲又刚刚纳了一房妾,此时或许正在大宴宾客吧?人多眼杂,多有不便,若是搅了我与文公子的酒兴就不美了。”说完,便拉着文秀才继续往前走。

    “完了完了,菊花不保了!”文秀才暗自想到。

    眼下身后两个厮紧紧跟随,右手又被宋玉紧紧攥住,想跑也跑不脱。好在刚才被宋玉叫住的时候,文秀才悄悄把他那根祖传擀面杖拢在了左手袖子里没被发现,等会儿如果见势不对想跑的话,成败就在这一棒了。

    不一会儿,文秀才就看到了宋玉口中的“私宅”。不禁目瞪口呆,暗自唾了一口、暗骂一声“狗大户”。

    这哪里是“”私宅,分明是个三进三出的院子,门前两座石狮高大威武,门口挂着一副木制门联,左边刻着“门有古松庭无乱石,秋宜明月春则和风”,右边是“虚能引和静能生悟,仰以察古俯以观今”,好一派诗书传家气象。抬头一看,门头上面挂着一块大匾,上书“摘玉苑”三个大字,苍劲有力,入木三分,一看就出自名家之笔。

    宋玉瞥了一眼文秀才目瞪口呆的样子,嘴角暗自上扬了一下,似乎对文秀才的这种被震撼到的样子十分满意。

    “哈哈,别院虽然简陋,但也还算干净,文兄快请进。”说着,一推门,侧开身子做出一个“请”的动作,招呼文秀才进门。

    文秀才强颜欢笑了一下,说道:“宋兄过谦了,这哪里是什么‘别院’,比我家不知轩敞到哪里去了。”说罢,偷偷瞥了一眼身后的两个厮,摇了摇头,抬腿走进了摘玉苑。

    进了门,同样是廊桥水榭,别有洞天,但还没等文秀才仔细观察,宋玉又一把拉住文秀才的手,往后院走去,边走边说道:“我随家父于两年前迁居徐州府,初来贵宝地,近无亲朋,远无同窗,每日只是独自游山玩水,实在无趣。且徐州府民风朴素,不若江南之地谈诗论赋之风盛行。在下好不容易得遇文兄,今夜你我可要喝个痛快!”

    文秀才跟在后面一边四处观察计算逃跑路线,一边应道:“应当,应当。古人云,酒逢知己千杯少。我与宋公子一见如故,想来也是缘分。”

    宋玉回头笑道:“文兄当真也这么想?”

    “那是自然。”文秀才面不改色地说道。

    “好!”宋玉眼中喜色更甚,对后面两个厮吩咐道:“侍茗、侍醅,你们俩去库房把那坛绍兴状元红搬来!”

    两个厮应声下去,宋玉则是拉着文秀才一路走到了一处凉亭。此时月出东方,粼粼的映在院子中的池塘里。农历9月初,晚上还不是很凉,还能听到旁边杨柳树上的蝉鸣。此时宋玉已经松开了文秀才的手,二人在亭中相对而坐,一言不发。

    不一会儿,侍茗和侍醅将酒搬来,一拍开泥封,忽闻满院子都是酒香。文秀才深吸了一口,发觉这香气似果香又似花香,沁人心脾,让人忍不住垂涎。

    “侍醅,快与我和文公子斟酒!”宋玉收起纸扇,转头对一旁的侍茗说道:“你快去大同街的凌云楼买只烧鸡和几个精美的菜回来。”

    说完,端起酒杯又对文秀才说:“此酒乃是我与家父迁居徐州时从金陵带来的,一直没有机会打开,今日便拿它来庆祝我与文兄相遇,请!”

    “请!”

    言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