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卫边疆,没有兵团给你们提供粮食,你们早就被苏修消灭了!早就饿死了!

    从此以后,每当有人询问他是哪里人的时候,牛木林总是理直气壮地回答道:“阿勒泰的兵团人!”

    在兰州学习了4年时间的牛木林压根也不知道,那时候,阿勒泰和兵团在大城市人的心目中都是偏远、落后和寒冷的代名词,是令人生畏的穷地方。

    牛木林每天上午到人事局去打听分配的消息,然后再回到工学院附近的明园街上吃饭。他一天吃一家饭馆,拌面、炒面、汤面,就这样不停地重复着,几乎吃遍了那条街道上的饭馆。

    一天,谢洋神秘地告诉牛木林道:“听说李娜的爸爸是个大领导。不如我陪你去他们家,催一催他们。”

    牛木林没有考虑到贸然前往的唐突和礼貌问题,跟着谢洋来到了干部家属院,找到了李娜的家。

    李娜打开房门,看到这两个不速之客大吃了一惊。她客气地请他们进屋,和他们攀谈起来。

    她告诉牛木林道:“电视台已经把要你的报告递上去了。可能还要走一些程序。你就耐心的等待吧。”

    一个多月之后的一个上午,牛木林照例来到了人事局。

    科干科的办公室里只有那个女孩一个人在。她看着持之以恒来打探消息的牛木林,压低声音给他悄悄地透露道:“你分到广电局了。”

    牛木林急忙说道:“我要去的是电视台,不是机关单位。”

    那个女孩依旧不紧不慢地说道:“广电局是电视台的上级单位。你到了广电局,他们可能再往下分配吧。”

    牛木林焦急的心情这才稍稍地平静下来。他感激地告别了那个女孩,跑到马路对面的邮电局,给牛万山和巩腊梅发去了一封只有个字电报:电视台。

    从7月日到达乌鲁木齐到八月1日分配到电视台,牛木林整整在这座城市里等待了4天的时间。

    牛木林兴奋地来到电视台报到。他这才发现,单位的食堂只提供中午一顿饭,而且还是汉餐。单位也没有一间像样子的宿舍,因为职工几乎全部是本市的人。

    办公室的杨主任带着牛木林向技术平房背面的红砖房走去。

    有人问道:“杨主任,你干什么去?”

    杨主任回答道:“给新来的大学生安排宿舍。”

    那个人提醒道:“那4间房子都满了。最外面的1间是古丽和江萍的宿舍。第间是库房。第间是图书室。靠这边的第1间,李导演在里面办公呢。”

    杨主任胸有成竹地回答道:“我有办法。”

    杨主任从口袋里拿出一串钥匙,打开了第1间房子的门。

    这是一个10平方米的房间。靠着前墙的窗户摆着一张堆满了稿纸和黑色录像带盒子的办公桌。紧邻着办公桌是一个军绿色的帆布面子的人长沙发。靠着后墙窗户放着一辆自行车和一个书柜。剩下的空地上蹲着一个实敦敦的铁炉子。

    牛木林疑惑地看着杨主任,不知道自己能住在哪里。

    杨主任对他说道:“你先在沙发上睡上两天。”

    杨主任说完便掉头就走了。

    牛木林呆呆地坐在沙发上,一下子想起了家在乌鲁木齐的地理系学生徐岩说过的话来:“我回新疆是分配的,实在没有办法。我真心地劝劝你,第一,最好不要回去;第二,如果非要回去的话,一定要去大的单位,不要去单位和新单位。因为人际关系很复杂。”

    当时,牛木林不以为然地看着徐岩,心中认为他是不是有些题大做了。

    牛木林这个时候才领悟到:杨主任不敢公开让李导演腾出宿舍,是想借着自己来住宿挤走他。

    牛木林想明白这件事情以后,心中释然了许多。他的心中再一次充满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