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宣化是一名少数民族:一是因为他和许多少数民族一样姓马;二是因为他的脸型瘦长,像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脸型;三是他的脸颊上长着浓密的络腮胡子;四是他常年戴着一顶蓝色的帽子,像回族一样从来不露出自己的头顶。
一天,牛木林听说初二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课了。他想测验一下自己掌握地理知识的程度,便直接去找并不熟悉的马老师,向他要一份地理考试卷。
马宣化冷漠地聆听了牛木林的诉求,不以为然地抽出一张空白试卷,丢在了他的面前。
牛木林如释重负地拿上试卷,跑回了教室。他放学回家以后,如同参加正规的考试一样,按照规定的时间长度,独立地完成了试卷。
第二天,他踌躇满志地把完成的试卷交给了马老师,请他有空的时候批阅一下。
马宣化扫了一眼试卷,表情依然冷冷地问道:“答题的时候,你有没看过地理课本?”
牛木林自豪地摇了摇头。
没过两天,一个初二年级的学生神秘地告诉牛木林道:“马老师在课堂上举着你的试卷,把我们班低于90分的36个同学好好地训斥了一顿。”
牛木林问道:“为什么?”
那个同学回答道:“因为你的地理考了八6分。你是初一的学生,成绩比上初二的大多数学生还要高。马老师当然非常生气了!”
牛木林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不禁后悔起来:嗨,都怪我乱表现、瞎逞能!害得那么多的同学挨了马老师的臭骂。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要试卷了,或者做了试卷不要交给马老师就好了。
牛木林的语文老师黄牧之是一个充满了激情和才华、文雅帅气的上海知青。他,一米八几的细高挑的身材,浓黑的眉毛,大大的眼睛里放射出高傲而犀利的光芒,嘴唇上面翘着短短的胡须,一副带有磁性的嗓子,全身上下散发着高贵的海派气息。
黄牧之讲课的时候高昂着头颅,眼睛眺望着上前方,特别是朗诵抒情散文的时候,声调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又柔声细气、娓娓道来,独自陶醉在艺术的世界里,仿佛讲台下的40名学生根本不存在。
黄牧之的个性极强。牛木林经常能够看到他和别的老师激烈地争论着问题。他总是义正词严,侃侃而谈,语调铿锵有力,不驳倒别人决不罢休。
有一次上作文课,牛木林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写了一篇描述美国工人与资本家斗争的小小说。
这篇文章引起了语文教研室老师们的争论。一些老师认为牛木林写不出这样的题材,肯定是缩写了一部外国的长篇小说。
黄牧之则执着地认为就是牛木林独立构思编写的。最后,他斩钉截铁地说道:“我相信牛木林就像相信我自己一样!”
后来,牛木林听别人讲述了这件事情,心里感动了好几天。他默默地念叨着:最最敬爱的黄老师,真不知道怎样才能感谢你这样坚定地相信我!
有一天,牛木林和黄牧之在校园的小道上迎面相遇。
他正想着如何向黄老师表达自己的谢意,却意外地发现黄老师旁若无人地与他擦肩而过,留下他一个人傻傻地站在原地发呆。
牛木林的英语老师是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知识分子气息很浓的上海知青赵景嬴。
赵景嬴的妻子和儿女都在内地生活。他一个人在新疆无牵无挂,一天到晚独自沉浸在绚丽多彩的外语世界里。由于出身于资本家家庭的缘故,他曾经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因此,他对社会上的一些丑恶事物深恶痛绝,批驳的时候激情四射、义愤填膺,经常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一天,赵景嬴在课堂上用英语向同学们提问:“你将来当什么?”
有的学生回答当士兵,有的学生回答当农民,还有的回答当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