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以北有什么巨大的利益。

    所以,文人不想打,军方无力打,皇帝只能选择妥协。若是现在北上,不是大败,便是大胜,崇祯明白,朝臣也明白,袁凌鳯更明白,很多人都明白大明是不可能忍下丧土的这口气的。

    打还是不打,全在国内什么时候安稳下来,什么时候攒够了钱粮,打仗先不论输赢,中原王朝打仗的前提是有足够的钱粮,而这恰恰是大明没有的,周皇后的“独门生意”确实赚了不少钱,可是这些钱都填在了九边十三镇和京营中了,据王百川的来信,周皇后去年用各种途径买下了三十万头豕,瘦肉制成肉干充做军粮,吃肉多了,吃粮就少了,这也是边军五六年间第一次吃饱了肚子,去年也是头一次没有拖欠饷银。

    虽然大明去年没有减少赋税,不过朝中已经有人喊出减赋的话了,当然这是赋,而不是税。至于周皇后赚了多少钱,王百川只用一句,获利四百万,年底毫无结余诉说。

    这就是现状,现在大明正在积攒力量,收起来的拳头才有劲头去打人,女真八旗与林丹汗在草原上打的火热,但是每一方都有一只眼睛始终盯着大明。

    什么称臣,不过是妥协而已,两千将士尸骨送还,但是他们的灵魂却留在了草原,迎回将士,尸骨回来了,可是镇武卫的魂丢丢在了草原。

    信匣里面的信很多,写信的人很多,袁凌鳯知道镇武卫希望自己回去,但是回去也不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袁凌鳯还是觉得自己待在老家吧。

    走到书桌旁,铺纸磨墨,袁凌鳯提笔写到:“时机未到,安稳众军。”袁凌鳯不想多写,这八个字就是他的回答。

    后军里面将作的问题,袁凌鳯却废了不少笔墨。冶铁炼钢,制甲治兵,这是袁凌鳯定下的基调。

    现在后军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正规,他能做的都做了,只是一些细节需要叮嘱一番。

    袁凌鳯以为信匣下面的信只是朱临昭他们这些部下的,但是却没有想到崇祯的一封信却夹在里面,落名王信。

    给那些部下一一回信后,袁凌鳯拿出来那封署名王信的信。袁凌鳯可不会傻傻的认为是一个名叫王信的人给自己写的信。崇祯没坐上皇位时,受封信王,信王,王信,袁凌鳯不傻。信里面的话不多,但是袁凌鳯却看的很认真。

    里面有对袁凌鳯近况的询问和叮嘱。最后一句话是照顾好自己的子侄。这里的子侄就是朱慈烺了。

    这封信袁凌鳯就不能像之前的回信那么随意了。

    袁凌鳯想了想写道:“自凌鳯归乡,亲族团聚,欲建南崖堡以御不测,族内和睦,一切皆安,族中少壮每日备战不倦,待朝廷征召,必为国效死。

    次良,性格醇厚,胸怀大志,品行无缺,有古贤子之风,随岭卫晨起练体,上午身着长衫,夹先贤经典,为小儿授课,温良恭俭,有大家之风。午后,身恤下民,却不言苦,夜夜坠书不倦,好学求闻。

    凌鳯心忧世伯,风云变幻,前路茫茫,为一时之困,待炙阳高升,可一扫而空,世伯家中生意兴隆,是为困局捷径,受缚于人,万事不成,唯有家中充盈,能舍拖坠而扶摇直上。

    凌鳯一家之言薄,老虎假寐而已,酣睡而醒,虎啸龙吟,快哉。

    待家中事安,若世伯言语,必千里驰援。”

    吹干墨迹,袁凌鳯苦笑良久,这么多年了,自己还真的不是读书的料子。

    袁凌鳯的意思很简单,只有三点,我很好,朱慈烺很好,国家休养生息,再谋战事。

    袁凌鳯伸了伸腰。拿起信匣里面的最后的一封信。香味?袁凌鳯鼻子动了动,揉了揉鼻子。

    取出信纸,袁凌鳯看完却有些头疼,他也知道为什么这封信为什么带有香味了,因为这封信是周皇后给自己写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