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鲍之信的为人,可他信不过外面的官兵。叶隐娘接上话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些年朝廷没有一天放弃对军侯府的追杀,我们有多少兄弟死在官兵的刀下,何况柴家对我等有大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鲍公子你是江湖中人,江湖中的规矩你应该清楚。”

    江湖中人恩怨分明有仇必报,石玉柱拱手道:“即便我等愿意归隐山林,即便日后宁国山庄不会再找军侯府的麻烦,鲍公子你就能保证军侯府的兄弟一辈子都能太平无事?”

    鲍之信深思片刻道:“各位都是侠肝义胆之辈,天下乱了这么多年,如今人心思定四海升平,倘若各位执意与朝廷作对,岂不是辱没了侠义二字,只要各位真心实意不与朝廷作对,我想天下之大自有各位的容身之地。”

    鲍之信倒是会绕着弯子说话,李木英听后心中颇感不快,她哈哈大笑一声问道:“阁下的意思是说但凡与朝廷作对的人都是乱臣贼子是吗?”她忍住冷了鲍之信一眼道:“大宋刚建国不到二十年,朝堂之上为争夺皇位明争暗斗愈演愈烈,下面有些官员占着手中的权利贪赃枉法鱼肉百姓,边关有些将领大权在握,却眼睁睁看着大片疆土沦丧而无动于衷,更有甚者与辽国互通有无卖国求荣,难道江湖上那些为民请命、惩恶扬

    善的英雄豪杰都是乱臣贼子?”

    鲍之信拱手答道:“李姑娘见识不凡在下佩服,只不过依在下看来,惩恶扬善、为民请命的不应该是江湖侠士,应该是朝廷的法度规矩。”

    李木英道:“素闻鲍公子深明大义,没想到竟说出如此目光短浅的话来,朝廷设立法度固然是要天下万民遵守,可真正遵守法度规矩的往往只有无辜百姓,当官的官官相护利益相通那是司空见惯,有些当官的即使做官虽无过错,却也不为百姓着想,手里拿着朝廷俸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鲍公子真的以为朝廷的法度规矩能管得了他们?”事实皆是如此,鲍之信无力反驳。李木英越说越激动,她道:“天下之事若事事公允,何来侠义二字?何来侠义之人?古往今来只有官逼民反,天下间既有不平之事,就有敢管不平之事之人,赵匡胤忘恩负义恩将仇报有负世宗大恩,军侯府不敢自诩侠义二字,可你要我们向姓赵的屈膝投降,我等宁可与他鱼死网破,也绝不苟且偷生。”此言正是军侯府上下的心声,众人闻之义愤填膺连声应和。李木英逼上前去,紧盯着鲍之信道:“天下之事非白即黑非黑即白,见不惯别人有不同的主张,听不惯别人有不同的见解,倘若事事如此千篇一律,何谈正义公道?鲍公子出身名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愿做朝廷的鹰犬那是你的事,赵匡胤与我有杀母之仇,此仇不报,我李木英誓不为人。”李木英再道:“鲍公子你有你的道理,我军侯府有我军侯府的良知,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什么是侠义之道不用你来教我,你想怎么样不如趁早划条道出来。”

    李木英言辞亢奋咄咄相逼,苏十一娘很是不爽,踱步抢上前一掌拍向李木英,同时喝道:“李木英,你找死。”

    李木英和她对一掌,双方拉开各退后一步,李木英冷眼相对道:“苏十一娘,我倒想看看你的蛇阵到底有多厉害。”

    军侯府素以侠义著称,鲍之信本想以侠义之名劝导李墨白等人,没想到弄巧成拙反而伤了和气。人各有志,正如李木英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鲍之信急忙站出来拦在二人之间道:“李姑娘,有话好说。”

    都到了这个份上,何来有话好说,李墨白道:“即便鲍公子能做得了自己的主,能做得了宁国山庄的主,可你能做得了谷外那三千精兵的主吗?”这一问可难倒了鲍之信。见鲍之信不回答,李墨白微微一笑道:“鲍公子,今夜你对我等已仁至义尽,我李墨白敬公子是个英雄,公子说话用不着绕那么大一个弯子。”

    鲍之信拱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