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实验摸索。”

    “比如哪一种作物扎根扎的深,那就得深耕,哪一种作物扎的浅,那就不用费力气耕地了。再比如把作物生长期规定一下,比如选种、加工、培育、泡水、深耕或浅耕、亩种或垅种、发芽、灌溉或下雨、保熵、破土、出苗、秧苗、移栽、插秧、施肥种类、生长期、稳定期、开花期、授粉期、结果期、灌浆期、除草期、除虫期、成熟期、收获期、什么时候灌溉?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除草?什么时候除虫?施什么肥最佳?作物需要什么肥才能更好生长?怎么收获?运输中要注意什么?收货后晒干还是阴凉干燥通风还是窖存期、需不需要清洗?需不需要去皮?需不需要磨粉?怎么做成原食材?怎么烹饪?配什么菜好吃?加什么料味道好?和什么食物放在一起吃会中毒?吃了以后有什么反应?吃了以后有什么效果?等等等等都需要一个详细的数据经验支撑!”

    “而且每一种作物习性不一样,到底什么时候是需要灌溉的?什么时候作物会被哪些虫子啃食?需要怎么除虫?都要一一的去观察,去记录,去思考,去试验,并不是说随便什么时候随便怎么种都可以的,也并不是说现有的农作物这样种植维护是正确的。”

    “比如大米,大米从两千多年前开始种植,到今天经过了两千多年,那么两千年间都是多少产量,产量有什么变化,土地有什么变化,哪些年月产量高,为什么高,哪些年月产量低,为什么低,是什么问题影响了农作物生长,两千年前大米能打多少斤,发展到现在能打多少斤?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产量有什么变化?”

    “据我所知,自人们大规模种植大米以来,刚开始亩产也是两三百斤,发展了好几千年了还是两三百斤,这是为什么?因为没有人想着去改变!没有人想着怎么做产量才能更高一些!没有人去验证从祖上传下来的种植养护方法对不对!没有人去对灾年丰年做出相应的应对方法!完全就是守着从祖上传下来这么做我就这么做,以后我儿子这么做,我孙子也这么做!完全不知变通!完全没有进取心!哪怕十年磨一剑,十年提高一斤半斤产量,到现在会有多少了?”

    一番徐伟自己分析理解的种植培养维护等因素问题说出来,先把众人说的云里雾里,听懂没听懂两说,只是感觉很专业。

    后一番话说的众人面红耳赤,因为自己等人就是这么做的,全天下人都是这么做的!被一个后辈这么教训,却连话都说不出来,因为他说的完全正确,谁不想收获更多的粮食?可结果呢?几千年的种植经过,有的作物增产了,有的作物减产了,有的作物原封不动,有的作物放弃了,有的作物重视了,仔细一想,竟然几千年来没有多少变化!

    众人就像打开了一扇从未思考过的门,门外是一片从未涉足过的未知天地,想去探索更多,思考更多,去做更多,而不是墨守陈规的学着前辈长辈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全都沉默着不说话,全都被当头喝棒打击了,又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徜徉,一时场面沉寂的可怕!

    “咳咳,诸位大人,据我所知粟米早在上万年前就有人种植了,到现在还有,上万年前产量就是一二三百斤,到现在上万年过去了,还是一二三百斤!这是为什么?”徐伟接着打击道,一个为什么又引起了一片思考。

    “诸位大人,小麦早在几千年近万年前就有人成规模成气候的种植了,那时候产量一两百斤,到现在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还是一两百斤,为什么?”徐伟再捅一刀。

    “还有高粱、大豆、红豆、绿豆、青菜、白菜、甘蔗、香蕉、捕呐呐、苹果、梨、桃子、胡萝卜、白萝卜、大蒜、花椒、盐、茶、铁、弓箭、刀剑、长矛、火铳、簸箕、扫帚、凳子、桌子、衣服、棉花、麻布、丝绸、绳子、木材、树木、森林、河流、大江、黄河、长江、大海、土地、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