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高俊一下子抓住了身边的金刀,军官们也都惊愕的握住武器,刚才的声音一点都不熟悉,不是什么自己人,而本次学习班是高度秘密的会议,外面有军兵看守,一般人也应该进不来。

    一个留着髯须的老者推开后门,笑眯眯的走了进来,高俊怀疑的盯紧此人:“你是何人?”

    “高郎君先说我说的对不对呢?”

    “‘有也没有’?太过粗略,详细解来。”

    这老者哈哈一笑:“依我看,南家软弱,但此次战争中未必就会被动挨打,一定不会轻易屈从于道家的要求,所以,宋宋廷必然是不战不和,既不屈膝求降,但是却也不会大举进犯河南。战争将持续很久,每多持续一天,蒙古人的气焰就更高涨一分,等这场仗打完了,咱们的末日也就到了。”

    高俊心神一动:“所解深有远见,敢问先生是何人?”

    何志也也笑着走了进来:“这位先生是我送到这里来的,人家听说你高郎君的名声,愿意前来投奔。”

    高俊奇怪的看着何志也,意思是说这位到底是谁啊,好像挺厉害的。

    这位老者看出来高俊的神色,拱手施礼:“老夫姓王,名浍,字玄佐。”

    “原来是辽东处士王浍先生。”高俊赶紧施礼:“先生此番来,我太平军有谋主了。”

    在高俊的带领下,全体军使都见过了这位王浍。

    王浍,此人可以说是金末历史上最为神秘的人物,不断的出现在各类史籍上,但从未有本人的传记,只有文学家元好问在其著作中留下了不到百字的记载:这位王浍是咸平人,少年攻读玄学,好议论,隐居山中,为处士,虽有才名,但是不愿为官。

    可是这个似乎是志在山林的人,却在贞祐三年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决定:响应蒲鲜万奴的号召,前去帮助其建立所谓的大真国去了,按照元朝人的说法,他在辽东被蒙古人俘虏,那个时候已经是所谓大真的尚书省丞相了。

    有些人认为他是金末罕见的大策略家,另一部分人认为他只是浪得虚名,但有一点可以确认:大真国没有在历史上翻起什么浪花。

    这位现在本来应该在辽东的人却出现在山东,让高俊很是感慨,王浍立刻就参与了旁听课程。

    高俊做出了总结性的语言:“无论胜败,这场战争必须速战速决,无论道家什么命令,我们都务必让山东的农业生产不要受到战争的破坏。”

    这个学习班办了将近半个月,在这期间,民政系统也为南征做足了准备,高俊也上表建议不要南征,但他非常清楚这毫无作用。倒是和王浍的剧谈很有意思。

    “高郎君不必欺瞒,来之前我尚且有所怀疑,但一见到太平军的样子,就知道高郎君必然是不甘久居人下之辈,高郎君可是想夺取天下?”

    高俊看着王浍:“那又如何?”

    “那就要早些布局了,郎君千里转战运河,由此闻名,又能不贪民力,放还河北百姓数十万,自此大河以北咸颂恩德,妙也。然而欲夺天下,首先与蒙古战,欲战蒙古,仅布线在河北,孤兵不足也。”

    高俊略微欠身:“先生以为当如何?”

    “选锐旅,入辽东!”王浍指点地图:“天下以河东为肩背,燕为心室,辽东、山东,为其两足,故而当稳肩背,扼手足以取心。高郎君当有偏师在河东力阻蒙军,而以锐兵平辽东,辽东有渤海、契丹,精悍可用,编制为军,出营州古道,则中原蒙军皆为瓮中之鳖。”

    两个人谈了很久,王浍站在地图前,为高俊勾勒了一副清晰的“争天下”的蓝图。

    十月,完颜珣下诏筹建山东路都统司,钤辖各军准备南下,都统为蒙古纲,副都统纥石烈志、温敦俊,提控必兰阿鲁带、严实等人,郭仲元被调去陕西,济南由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