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她之前曾经询问他,为什么会喜欢收藏古剑。
他说他并不是单纯地喜欢古剑,而是喜欢这些古代器物身后所蕴藏的历史和故事。看着他们身上精美的花纹,想起他们所处那个时代之中的风起云涌,他便会觉得,心底有一股力量在翻涌。
当时魏卿还默默地拿出了一本相册递给她,指着其中一张张的照片给她解释:这是他大二第一次跟着老师去田野调查,亲自下了南方刚刚发掘出来的一个楚墓。
那是他大四第一次主持发掘的一个丝绸之路上的小城旧址。
还有后来在国外时做文物遗产保护与利用课程的第一次阐述,他身后的ppt上展示的是著名的马王堆汉墓,他说他希望把中国博大精深的全部历史都传播出去。
这是一个历史绵长悠远的国家,这片土地上无数王朝起落沉浮,留给后人的是无数的文化宝藏,甚至不仅是文化宝藏,还有精神上的自信与骄傲。
魏卿很热爱这些散发着芬芳的故时记忆。
他出身考古世家,祖父一身风骨,满腹经纶,精通甲骨文c金文,收藏了诸多青铜礼器,但在离世后全部捐赠给了a市博物馆。父亲严谨执着,即使是坐到了院长的位置,也从来都是亲自奔赴考古现场,指点江山,满城乃至全国的考古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风骨,趣味,教养和文化这样的字眼,在当今这个匆忙的社会其实总会有些格格不入。
魏卿从小受着这样的教育长大,但偶尔也会觉得这只是空喊口号,落不到实处,飘得很。偏生身边的朋友却也一个比一个飘:他学了考古,封恒学了文物保护,聂菲一个猛子扎进文学里不愿意出来。
那时他猛着劲地想早些读完博士,疯狂地想出新成果,发核心期刊的论文,魏父就曾训斥过他:他们这样的学科,需要用真心去慢慢浸润和体会,像他如此这般急功近利地想要出成绩,会为真正的学者所不齿。
当时魏卿二十出头,哪里听得进去这些话。气得魏父直说他这些年所有的书都白读了,竟养成了这样的莽夫气。
但这样的莽夫气的确让他有了资本空降母校直接聘任成为了副教授,一时被年少有为的鲜花和掌声遮住了双眼。
后来才知道,除了他发的那几篇论文以外,其实学院更多的还是看在他父亲和祖父的面子上给了他这个副高职位。
他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最终还是逃不开魏家的名声。而这些名声,却并非发一篇论文就能得到的。这是魏家数代风骨和修养还有文化积累的结果,追名逐利之人永远也无法赶上。
魏卿这时才真正地放缓了脚步。
他也想成为这样的魏家人,把祖父还有父亲的那股真正的文化气质传承下去。
他见过那些为了一个保研名额,否定项目里其他人帮助和参与的学生,也见过那些为了一个学术成果的最终署名,和挚友决裂,老死不相往来的老教授,更见过和他一样的年轻教师,为了早些评上副教授c正教授,疯狂地翻译外文文献,整合捏造一篇论文,堂而皇之地占用别人的学术成果。
而这些都是他的父亲和祖父从来不屑于去做的事。
也是他自入大学以来,父亲便教他远离之事。
“大环境,没办法。你独自一人硬撑着不与之同流合污也许会很辛苦,但我不希望你满腹诗书全都白读了,愧为读书人。”
“读书人”这三个字在魏家的意义,很重很重。
砸在魏卿的心里,至今不敢懈怠。
“昭儿,或许我这么说你会觉得我很死板,但我还是要说:你了解的就是你自己的知识产权,哪怕是你自己愿意送给我,我也不能毫无廉耻地全盘接受。”
魏卿正想给她解释一下什么叫“知识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