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音,说话声音又很低沉。和他谈话的时候,马凯得聚精会神,否则就听不清了。

    小伙子长得倒是挺精神。一米八左右,很精壮的样子。之前在东莞的一个台资的电脑配件厂做库管,熟悉erp,做表的能力也挺强。但没有任何的手机行业经验。下半年美国经济危机,他们厂的出口订单骤降,于是就被大裁员了。

    他说,东莞的加工业大多都面临这个状况。无奈之下,他投奔了深圳的同学。已经找了半个月的工作了,有点心灰意冷。他有段话,打动了马凯:

    “我其实现在挺后悔的。高中的时候贪玩,没考上好的学校。就上了个大专。又不想回老家当个公务员,自己跑去了东莞。进了台资厂,才知道社会是有等级的,有出身的,像我这样,一开始就落后了。我觉得我这一年多还是挺努力的,也学了很多东西。可感觉自己没机会了。”

    马凯好像在这个小伙子身上看到了自己。他想了一会,问:

    “如果定你了,是不是明天就可以上班?”

    “好。是这样啊。深圳,是一个不断有机会的城市。他也不论出身。可能从你的履历来看,你不太合适这个岗位。但是,我想让你试试。我们能不能这样?给彼此一个月的时间。因为我挺担心你的沟通能力。我看你有点内向。这其实并不是什么问题。我曾经也很内向,被逼到份上了,也就自然能和人沟通了。我们把试用期就定在一个月。八折的工资。如果不合适,好聚好散。不耽误彼此。你看如何?”

    高晓亮答应了。

    马凯带着他,去见了一下其他同事。张玮根本无所谓,只要是马凯自己选的人就行。倒是叶琅,拉着高晓亮聊了一会。

    高晓亮没什么话,干活倒是挺麻利。每次马凯走到他面前,交代他事情的时候,他总是立刻站起来,站得笔直。说话的时候,有时会单手挡在嘴前。

    “不用那么拘谨吧。”马凯说。高晓亮不好意思地笑了。他解释道:“台资厂的规矩多。这么说话,是表示尊敬,也怕口水喷到主管脸上。”

    “坐吧坐吧。我们这儿没大没小的。你这样反而不好融入。”

    可能是高晓亮比较合马凯的眼缘,或多或少地,他都有种把高晓亮当徒弟一样看待。也希望着,这个小伙子能够留下来。

    也许这就是职业历程中的必经之路。当一个人开始在公司独当一面的时候,多少就会把自己拎到管理者的高度。会想去培养自己的梯队。

    其实,他也就比高晓亮大两岁而已。

    不过,高晓亮还是挺能干的。刚来几天,马凯就觉得分担了他挺多工作。他也能把精力投到采购部分去。

    然而看了一下供应商表格后,他惊了一下。有些元器件已经快一个多月没谈过单价了。可能就是因为这段时间忙着新公司,忙着生产,有意无意地,把这块工作耽误了。他连忙打了一圈电话,重新谈了一轮成本,这才心安。

    马凯这才意识到,他觉得自己能干,但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有些事务性的工作,他不丢出去,他就没有精力去管更重要的事情。

    再有,也不是成天都需要扑在工作上。人是需要休息的。长时间的工作,不止是导致了身体的劳累,更会出现一个问题:居功自傲。

    张玮总是在说,要抓大放小。马凯这时候觉得,张玮有些事情不去管,可能也是对的。

    所以他觉得,该去放松一下自己。譬如像谢尧说的,找时间去练练车。

    所以,周六的时候,马凯认真和谢尧学习开车。这也是他破除的一个成见。他以前一直以为,自己没有什么运动神经,车肯定是开不好的。换作两年前,他最闲的时候,也没有去考个驾照。当突然也是因为那个时候穷。

    自动挡确实还比较好开。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