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董卓死了,京师情况有变,刘和连忙将女儿放回钟氏怀里,前往州牧府议事厅召谋臣议事。

    “诸位,想必你们都听说了吧,长安的董贼,董卓死了!”在主位坐定,刘和对座下的几位智囊道。

    看着下边的郭嘉、荀彧等人一副风轻云淡的表情,刘和知道几位肯定已经得到了消息。

    “主公,这个早在意料之中!之前据长安那边传来的消息,那董卓退入长安后,日日夜宿龙榻,淫辱宫女,在长安城作威作福、倒行逆施,如此做派,焉有不死于非命之理?”首先开口的是从事祭酒郭嘉,打着哈欠,一副刚睡醒的样子。

    “呵呵,在下还听说,是那董贼张扬跋扈,抢了吕布的小妾,由是吕布心生怨恨,告于司徒王允。王允等汉室老臣认为时机已到,于是劝说吕布杀死董卓,为天下除害。”荀彧也笑了笑说道。

    “确实如此。”这时,典韦站在刘和身后点了点头,“据探子来报,前些时日,适逢陛下有病初愈,众臣朝会于未央殿。董卓乘车而入,以兵护卫道旁,并使吕布随车卫护,王允则使尚书仆射士孙瑞写诛卓诏书交付吕布。吕布令同乡骑都尉李肃带勇士十余人扮作卫士埋伏于朝门内,董卓入,李肃一戟将其刺倒,吕布随即将董卓刺死。董卓死后,长安兵民百姓相庆于道,卫士皆呼万岁,尽诛董氏宗族。于是,朝廷以王允录尚书事,以吕布为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共秉朝政。”

    “嗯,接下来的问题是,董贼死了,我们该怎么办?”刘和笑着看向众人。

    虽然他大概率知道长安城中仍旧会按历史发展,先是王允被杀,再又李傕、郭汜劫持献帝乱政,但他还是想听听在座众人的意见。

    “主公,董贼死了,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啊!”郭嘉笑着道。

    “哦?奉孝你说说!”昔日帐中对,郭嘉因时制宜给刘和制定了图谋天下的蓝图,因此刘和对郭嘉的意见非常器重。

    “呵呵,我观王允为人,虽然隐忍,却也自命不凡。现在董贼死了,但朝中西凉势力,诸如李傕、郭汜、樊稠之辈仍旧存在。王允、吕布等人,原本乃是关东一脉,不出数月,两方必然猜忌。由于王允手中有幼帝,李傕等人惶恐,势必前去请降。王允久在董贼麾下隐忍不发,如今一旦发迹,自命不凡之人定会极度膨胀,拒不接受李、郭等人。主公请想,那李、郭等人为了活下去,而王允关东兵少,他们会怎么做?”郭嘉笑着问道。

    “他们会谋反,诛杀王允!”刘和笑着答道。

    “没错!他们势必会谋反,诛杀王允!不仅如此,在下斗胆猜测,就是那吕布麾下西凉兵也会造反,以免秋后算账!”郭嘉眼睛里闪着睿智的光芒。

    “可是杀了王允,对我们有什么好处?”这时,辛毗不解地问道。

    “佐治有所不知,你想想,以前是董贼挟持幼帝,天下诸侯表面上还是要听令行事,如今是身为三公的王允辅政,按道理我等皆应勤王。但是如果王允死了,只剩下李傕、郭汜二贼,天下诸侯还听令否?”郭嘉点拨道。

    “原来如此,我懂了!”辛毗点了点头。

    “奉孝言之有理。不过当前朝廷新定,司徒王允辅政,我们还是要向朝廷表个态。主公,我建议遣使去一趟长安,送些粮草军械,以正视听!”荀彧建议道。

    “嗯,态度还是要表一下的,稍后我会安排玄武卫处理此事!”刘和点头应允。

    这个节骨眼上,献帝还是块儿宝,如果发出什么不利于自己的诏书,虽说可以不奉诏,但总归会背上一个不臣的坏名声。

    有句话说的好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心向背,那可是执政的关键!

    但是王允死后,献帝再落入两个西凉小贼的手里,那朝廷的诏令就没有那么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