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北方的九月,刚刚下完一场秋雨。

    秋高气爽,蓝天白云,连空气中的雾霾也跟着淡了许多。

    “今天真是一个好日子啊!”

    颠巴在首都大街上的刘和,嘴里哼着不着调的小曲儿,心里说不出来的高兴。

    刘和出生在炎黄国北方的一个落后农村,父母没什么文化,方圆百里的村落也就出了他这么一个大学生。这在当下教育资源极度不均衡、阶层逐步固化的年代,也是相当的不容易了。

    在国内一流的江南大学毕业后,他不仅花光了家里全部的积蓄,还欠下了亲友一笔不小的借款,家里已经没条件再供应他继续读研。

    为了能够继续上学,无奈他只好大学毕业选择了参军入伍。

    当了两年的大学生兵,不仅按照政策国家补偿了四年的学费,还拿到了十几万的退伍费用,读研的经费是差不多够了。

    在部队里,他除了训练就是学习,终于在入伍第二年,如愿以偿地考上了炎黄人民大学的研究生。

    万事俱备,只欠退伍。

    这不,刘和退伍回家,刚好赶上开学的日子,就兴冲冲地来到了炎黄国首都准备入学。

    “哎!哎!哎~~~,小心!!!”

    幻想着自己马上就能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刘和同学,忽然听到前边大叔的一声吆喝,抬头顺着大叔手指的方向一看,不禁心中大喊:

    “哎哟,我泥马!……”

    ……

    东汉灵帝年间,张让、赵忠等十常侍把持朝政,玩弄皇帝于股掌之中。十常侍在朝外横征暴敛、卖官鬻爵,他们的父兄子弟遍布天下,横行乡里,祸害百姓,无官敢管,东汉政治变得越来越黑暗。

    再加上连年的天灾、瘟疫,越来越多的百姓丧失土地甚至卖身为奴,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整个中原大地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不堪剥削、压迫的劳苦大众走投无路,纷纷揭竿而起。

    汉灵帝光和五年(182年)春。

    司隶河南尹,洛阳城刘虞府。府里上上下下的的丫鬟仆人们个个面色焦急,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来回奔走。

    府主大厅内,一个二八年纪的丫鬟,正跪在青砖地上哭的梨花带雨,娇小的身体由于担惊害怕而瑟瑟发抖。

    “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说话的是站在丫鬟面前,一位四十上下的中年人。他身穿一件赤色长服,剑目如星、苍髯若戟。

    此人正是此间的主人刘虞,他前脚刚从未央宫回来被告知免去了幽州刺史,后脚回家便听到了独子卧床不起的消息。

    屋漏偏逢连夜雨,此刻他是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双手死死地握在后背,紧盯着眼前这名犯错的女子。

    “回……回老爷,今天公子嚷着要奴婢带他去放风筝,我们便从后门溜了出去。公子正玩的开心,突然就下起了大雨。我……我担心公子着凉,劝他早些回府。可公子还没来得及收线,天空就打起了雷,然后公子就……公子就……”

    话说到一半,丫鬟就已经瘫软到了地上,哭哭啼啼地说不上话来。

    “我儿!”

    站在刘虞侧后方的妇人听到儿子如此遭遇,一时气急攻心,竟是昏了过去。

    “夫人!夫人!来人,先扶夫人下去歇息。”

    见妻子如此,刘虞心中更是怒火难消。

    他今年已经三十有七,膝下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

    官没了还可以东山再起,要是儿子有个三长两短,他真不知道该怎样面对余生,还有,不久之后醒过来的妻子。

    但作为一家之主,他知道这时候自己还不能倒下。

    “你们都先下去吧……刘安,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