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时间临近傍晚。

    在去往酒店的车上,宋美龄感到一丝倦意,靠在车座上闭目养神。烨磊依旧再在前车的位置,前方有军统的车开路。

    宋美龄闭着眼睛,突然问道:“烨磊,你为什么说我们只能坚持一个半月?”

    烨磊回道:“预测而已。从八一三到现在,大部分战斗都是嫡系王牌在打,所以日军没占到多少便宜。可是现在,日军曾兵三个师团,以及拥有海陆空优势,平原作战我们非常吃亏。”

    “可是我们也曾兵了,兵力是日军的三倍。”

    “夫人,现在化战争不是人多就可以的。地方军我们暂且不说落后的装备,他们连飞机、坦克都没见过,根本不知道如何防空、防坦克、防炮,作战经验的不足、战术素养的;落后是硬伤。这还是其一。”

    “其二呢?”

    “其二才是我们的致命伤,是我们国家的预备役制度太落后了。我有个德国朋友梅林,他和我说他们从中学就开始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日本也是。日本有完整的预备役制度,战场上兵员损失可以立即补充,建制恢复迅速可以投入战斗。可我们呢?就拿我们88师来说吧。我们是第一支进入战场的部队,打到现在伤亡半数,补充的新兵连枪都没打过。”

    烨磊感觉沉重,道:“这就好比拿着木棍的村妇和全副武装的骑士在战斗一样,结果可想而知。”

    说完之后,车厢里一片寂静,连空气都是沉重的。烨磊的话针针见血,又不知道有多少将士血染淞沪了。

    车队停靠在一家打酒店门口,在军统工作人员的护送下宋美龄进入酒店。

    之前的澳大利亚顾问上前迎接道:“夫人,客人已经到了,正在三楼包间等候。晚宴是晚上8点,出席的有上海政要,社会人士,还有各国的记者到场。晚饭后,您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休息。”

    “辛苦了。”

    在瑞纳先生的引领下,一行人来到三楼,在门口的时候,宋美龄道:“烨磊一起进去吧。我知道你父亲和卢先生是挚交好友,你还管卢先生叫卢叔对吧。”

    “是的,卢叔是我最敬重的人。”

    烨磊跟着一行人进入豪华的包间内,卢作孚和一名助手正在里面等待。烨磊看到卢作孚,才短短几天他原本消瘦的身体又瘦了一圈,已经皮包骨头了,可见他近日来有多劳累。

    “卢先生,让您久等了。”

    进入之后,宋美龄十分礼貌的说了一句。她和委员长一样对卢作孚都很尊敬,因为他是真正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国家的人。

    卢作孚和他的助手站了起来,客气道:“哪里。夫人也是百忙之人,不辞辛劳多番来沪慰问伤员,看望孤儿,卢某钦佩之至。”

    宋美龄摆了下手,请道:“各位,都坐吧。”

    一行人纷纷就坐,在一张大桌上已经摆满了丰盛色的美食。

    “卢叔。”

    烨磊来到卢作孚面前问候了一句,卢作孚看到烨磊十分欣慰,拍了下他的肩膀,道:“好。前几日,你带着1师4团横扫日寇,杨我中华男儿本色,卢叔很是欣慰。来,陪卢叔一起坐。”

    “是。”

    烨磊就坐在了卢作孚身边。其他人也已经坐下,眼巴巴的看着美食没人敢动筷子。

    宋美龄率先说道:“卢先生,百忙之中叫你过来实在不好意思。我受委员长所托想了解上海资本的抢运情况。”

    卢作孚没有说话,只是沉默,从他的表情中可以看出困难重重。

    片刻后,卢作孚说道:“长江口已经被日舰占领,并控制了各处码头。我们的火轮只能开到上游码头,但经常遭到敌机轰炸。上海工业资本是巨大的,关系到中国工业命脉,所以为了保证安全,我们只能晚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