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年一度的安国军“科举”在辰州、长沙、九江同时展开了。

    算术题目自然还是由李安国亲自出,还是五道,不过题目肯定换了,策论则

    是一道“安国论”,旁边还有一行小字注释“何以安国?”,还有一道,“试论‘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无工不强’”。

    武举的策论则是两道,一道与文举一样,还是“安国论”,另一道则是“以步

    制骑论”,武举没有算术题,不过却有武艺测试,这武艺测试自然不是两两对打一直打到最后一名,而是骑、射,又分成两部分,骑射以及步射。

    由于题目众多,有不少人文武举都参加了,考试总共安排了六天。

    与去年不同,由于今年允许女子应试,也来了不少女子,大多是以前官宦人家的女子,文武举都有。

    沈云英也参加了,她同时参加了文举、武举的考试,而葛嫩娘只参加了武举。

    对于文举的算术题,沈云英做了三道,她的父亲、夫君都战死沙场,回到浙江老家后,实际上成了族里的头号人物,日常查理账务自然少不了筹算,加上安国军的考试又允许带算盘,她勉强做了三道。

    对于策论她却有些忐忑,最后只得搜肠刮肚,按照经书上所说的,大而化之勉强完成。

    武举的射箭倒难不倒她,她的骑射十中六,步射十中十,策论的“安国论”

    自然是在军事方面的,这方面她耳濡目染,自己时常又有所思考,“流贼”方面的内容自然不敢提出,对于满奴、鞑奴却有自己的思考。

    第二篇策论,她参考了戚继光的法子,加上了火炮、地形等考量,对于火炮,她写上了“杭州之地,有佛朗机人传授制镜之法,能视远处之物,将之放诸火炮,百发百中,安国军善用火器,加之此物,如虎添翼也”

    放榜的地方选在长沙,放榜之日,榜前人头攒动,有欣喜若狂的,有怅然若失的,有心里暗骂的,不一而足,此处就不细说了。

    沈云英拉着葛嫩娘来到文榜前,内心有些忐忑,虽说日常自诩“满腹经纶”,不过真正上了考场,那还是要见真功夫的。

    此次考试,安国军文举取一百人,武举取三十人,想要高中也不容易,且没有分男女,完全揉在一起。

    沈云英自己不敢看,便让嫩娘去看,众人一看有如此美貌的女子来看榜,赶紧闪开一条路,嫩娘走进去时,只见已经有两名女子在那里看榜,周围的人自然而然腾出了地方,一位年岁约莫二十多岁,一位估计只有十五六岁,都是英姿绰约,楚楚动人。

    “姐姐你看!”,只见那小的喊了一声,声音清脆婉转,周围一般大老爷们听了听了不禁都苏了,瞬时都不看榜文了,都盯着那两人。

    那年岁稍长的女子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吉安安福县刘淑英,策论第十,算术第三,综合评定第五”

    那女子自是十分欣喜,揽着那少女继续向上看。

    “宁都彭任,策论第三,算术第九,综合评定第四”

    “吉安遂川县郭明珠,策论第六,算术第一,综合评定第三”

    看到这里那大一些的女子笑着说:“好妹妹,没想到你高中探花”

    原来这女子叫刘淑英,原刑部郎中、扬州知府刘铎的独女,那小一些的叫郭明珠,是郭维经的女儿,竟然都高居前十!

    两人继续朝上看。

    “杭州薄钰,策论第五,算术第二,综合评定第二”

    听到两位女子说到薄钰的名字,沈云英心里一动,“他也来了?”

    “宁都魏禧,策论第一,算术第三,综合评定第一”

    “姐姐,这魏禧是何人,我怎地不知晓啊”

    刘淑英笑道:“亏你家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