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推荐票”
“世间之人并不是所有人都以儒家门生为荣。老实同包公说,以前的赵薪的确是儒家门生,但现在的赵薪,却不是。”赵薪半真半假的说道。
这话说的倒不假,前身或者是个彻头彻尾的读书人。不对,也算不上。
若是一个精于儒家至理的儒门书生,也干不出以谎言谋求皇位的事情来。
至于他,这个后世的灵魂,更不可能是儒家门生。
孔夫子的确伟大,这不可否认。
只是现在的儒家,是董仲舒献给汉武帝的两个“丑陋妇人”之后,顶着孔夫子的名义而建立的。
汉之后的儒家核心思想,实则就是董仲舒的后来建立的儒家体系。
只是孔老夫子是儒家至圣先师,春秋上古时期的儒家圣人,自然需要遵他为祖师。
“嗯。”包拯点点头,说道:“郡王有这般认识,老夫就放心了,皇嗣可以学习一派学识,但绝对不能对某一派学说敬若天人”
赵薪再度愣住了,他已经准备好接受喷子的洗礼了,包拯在这方面战斗能力还是很强的。
喷的赵祯满脸口水无事,其一是这位官家仁厚,其二是包拯的话每次都极有道理,让人不明觉厉。
若不然,同地处之,换个人试一试。
赵祯是脾气好,而并非没有脾气。
“郡王可是觉得,老夫应当打骂郡王一顿,不该诋毁我儒家?”包拯盯着他,问道。
赵薪点点头,示意自己的确是这般想的。
包拯站起来,严肃的说道:“老夫作为一个儒家门生,的确该如此。但殿下要记得,老夫先是一个大宋人,以后才是儒家门生。”
“老夫提前说一句大不敬的话,希望郡王不要见怪。”包拯停顿片刻,而后说道。
“本王,向来百无禁忌,包公但说无妨。”赵薪收起折扇,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包拯低声说道:“官家只有郡王一子,若是没有意外,未来这天下就是郡王掌控。天子可以有自己的偏好,但不该表现出来,纵观古史,梁帝宠信佛门,朝臣自佛门三赎之,最后却是被饿死在宫门前,佛门无一人救助,此种例子大有之,望殿下鉴之。”
“多谢包公,本王定牢记心中。”赵薪躬身,持弟子礼说道。
而包拯也坦然受之。
此乃金玉良言,寻常人那里会也不敢同赵薪讲。
这也就说明,眼前的老头儿是真的为大宋鞠躬尽瘁,他或许算不上为百姓,但确实是为了这个国度。
寻常儒家门生,就是那满堂的衮衮诸公,尽都是儒门门生,心中想的都是官家越加亲信儒家,那里还会有如此语言。
这老头儿,的确可敬,可作为一个良师益友。
“郡王就当我这个老头子今日吃酒醉了,说了些胡言乱语罢,忘了就好。”包拯挥挥手说道。
“包公方才说什么了,本王怎么没听到。”赵薪笑着答道。
和聪明人说话做事,就是轻松。
“郡王留在地下城的那些女子,想要如何处置?”包拯问道。
“那些事情就不是包公可以知晓的了,本王自有主张。”赵薪答道。
这也并非看不起包拯,也是对老头儿的一种保护,年纪大了就好好养老,不要受到什么刺激才好。
地下城的用途,他有些想法,只是要实现还要经过赵祯的同意。
在汴京搞任何一个大动作,最好还是只会一声大宋官家。
“并非老夫想要知道,只是想告诉郡王,那些女子现在是我开封府衙养着的,郡王到时候不要忘记带上通宝来消帐。”包拯停下来,笑着说道。
“包公,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