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要走个巷子,一圈人盯着你看,好像要把你都盯出个洞来。

    那些人应该是就住在这附近,所以聚在这里聊天吃茶,唯一奇怪的是,街道如此宽敞,他们却非要缩在一米多宽的深巷里排排坐在路边台阶之上。

    “这位郎君可真俊俏,不知可有婚配?”

    坐在前面的一脸菜色的大娘眼尖,直接越过陆佳,眼睛已经粘到白纭身上。

    旁边的大爷却呵斥道:“老陈家的,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不好好筛你的豆子赚点零花,如今饭都快要吃不饱了,你还惦记着你二姑娘的嫁娶?”

    大娘脸上一片愁容,却嘴硬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公子若有心娶我家二妞,也是二妞的造化。”

    她又叹口气:“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能少一副碗筷是一副。”

    大爷却毫不给她面子:“也不看看你家二妞那样的麻子脸,可配得上这样的公子哥!”

    趁着其他人将目光放于白纭之上,陆佳凑到一边,找了位看起来比较年轻的书生来打听:“这位公子,我想问你件事。”

    那书生一回头,是一张干干净净的玉面,他目光柔和清澈,只是在暗巷之中却戴了顶帽子,看不清楚发型。

    他嘴唇轻启,声音也是清润悦耳的:“何事?姑娘但问无妨。”

    “方才我在大街上看见几人组成的小队在大街上强抢民女,说是白莲教的?我不常来市里,想知道白莲教是何教派,何以如此猖狂?”

    那公子像听到什么好笑的话一样,低低笑了好几下,抬头看见陆佳用怪异的目光盯着他,方才低咳几声道:“白莲教是唐、宋以来流传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渊源于佛教的净土宗,最初只是半僧半俗的秘密团体,只是如今上头那位如此昏庸无能,外有远忧,内战更是混乱,活不下去的人们聚到了一起,更多是作为秘密的反政府组织。”

    他又是一笑,低低在她耳边说:“你居然不知道?就在嘉庆元年,白莲教起义可是当年组织最大的起义,据说现场尸体堆积成山,血流成河呢。”

    “那方才白莲教当街抢人....都没有人管?”

    那公子淡淡叹了一口气:“这个故事说起来可就长了,姑娘若有时间,在下也愿为姑娘解惑。”

    “这白莲教创立之初,因教义浅显,修行简便得以流传,而先帝在去往江州之时接触到这个教派,于是白莲教能成功受到朝廷承认和奖掖。庐山东林寺和淀山湖白莲堂是元代白莲教的两个中心。当时,由白莲道人组成的堂庵遍布南北各地,聚徒多者千百,少者数十,规模堪与佛寺道观相比。堂庵供奉阿弥陀佛、观音、大势至(合称弥陀三圣)等佛像,上为皇家祝福祈寿,下为地方主办佛事,也有一些修路筑桥之类的善举。”

    陆佳听得这些事情,不由奇道:“既当时和朝廷合作,那如却又为何聚众起义?”

    公子默然道:“这世上许多事情都不是个人的力量所能控制的。人少时还好,人一多却麻烦了,一是因为白莲教发展壮大,在很多地方白莲教的组织和教义都发生变化,有的教徒夜聚明散,集众滋事,这就和朝廷有了矛盾,二是先帝西去后,如今的辽帝下令限制白莲教活动。这就又有了矛盾。”

    “若是太平盛世倒还好,但如今世道又乱,不少白莲教组织就成了反抗朝廷的力量,你方才见到的就是其中一支。”

    陆佳倒吸一口凉气:“吴县的县令和使节不管此事?”

    “县令是吴县汉人,朝廷却是蒙人的朝廷,对他来说朝廷天高皇帝远,之前他对这些教众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嘛,如今可又有了变数。”

    “什么变数?”

    “就是新上任的屠大人了,朝廷十几年也未向吴县派遣使节,如今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