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因为这个时期中国科幻作家的水准相当不错。

    拿叶永烈来说,1977年,叶永烈在上发表了,故事讲在珠穆朗玛峰北坳的某处悬崖上发现了一窝恐龙蛋,基本已成化石,但其中有一枚蛋被松脂裹住,并未石化,而保持其中软性组织的完好,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胚胎竟然还有活性,于是想方设法,去掉松脂,将蛋孵化,孵出一只恐龙。

    叶永烈这篇发表后不久遭到了猛烈批评,有考古学家站出来指责说,恐龙蛋是7000多万年前的产物,早已高度钙化,失去了所有的生命特征,怎么可能孵化出恐龙来?叶永烈在报纸上进行回击。两人的论战很快受到关注,并扩展为科幻姓“科”还是姓“文”的大论战。并直接导致在1983年的清污运动中,科幻成为重点打击对象

    十多年后,叶永烈在美国观看,并写下文章。虽然他没有提自己的,但心情是复杂的。因为是根据迈克尔-克莱顿1990年出版的同名科幻改编而成,中恐龙复活的手法同样是根据恐龙蛋中的活性物质来实现的。

    两篇同样描写恐龙复活的,一本名满世界,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追捧;一本受到批评,从此淹没在历史尘埃中,实在让人感慨万千。

    许望秋觉得要是跟林匡比武侠,或者其他的,自己可能比不过。但科幻拼的是脑洞,就是十个林匡也没法和他比。不管把刘慈欣的搬出来,还是这样的短篇扩充成长篇,都可以轻松将林匡捶成渣。

    只是考虑到中国科幻在未来就刘慈新、何夕他们几颗种子,要被自己提前挖了,那中国科幻就真的没有希望了。作为科幻爱好者,这种事许望秋肯定做不出来。

    不过搬运老外的作品,许望秋真的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

    卢浮宫、大英博物馆有多少东西是抢来的,英国人、法国人有压力吗?

    许望秋看过不少星云和雨果奖获奖的大部头,比如、等等。但这些大部头趣味性相对比较弱,拿出来跟林匡拼销量,真不一定能赢林匡。

    林匡的优点是气氛营造得好,故事扣人心弦,能够吸引读者读下去。林匡也以自己的好看自豪,他曾经说,所谓硬科幻,就是不好看的科幻。

    林匡在香江经营多年,有大票粉丝,拼销量要赢林匡并不容易。

    只有脑洞和故事上都全面超过林匡,才能在这场较量中取胜。

    反复权衡之后,许望秋将目标瞄准了,准备将改成。

    故事极其精彩,而且理念极为超前,吊打林匡不成问题。

    属于赛博朋克,而赛博朋克的开山之作威廉-吉布森的发表于1984年,也就是今年。要是自己把写出来,说不定能取代,成为赛博朋克的开山之作。

    十多年后,将拍成电影,说不定还能开启中国科幻大片的新时代。

    简直没有比更好的选择了。

    许望秋选择还有一个原因,赛博朋克跟香江极有渊源。赛博朋克鼻祖是邵逸芙投资,赛博朋克的代表作中的新港市更是是以香江为原型的,尽管这部影片是以动画形式呈现,却处处都可以看到香江味道浓厚的景致。

    1993年春,威廉-吉布森在香江启德机场转机,偶然向着正在清拆中的九龙城寨投去一瞥,他的呼吸便立刻被这个魆黑深邃的魔窟给攫住。对其魅力念念不忘的作家将城寨的形象移植入自己的“旧金山三部曲”,塑造了经典的虚拟空间“暗城”。

    赛博朋克中的社会是一个高科技和贫民窟并存社会,城市时常被描述为一个在高度的繁华外表之下腐朽而掩盖着罪恶的地方。香江恰好是这样一座城市,一边是维多利亚港的高楼大厦,另外一边是九龙城寨这样的贫民窟。由于跟赛博朋克构想的特别像,在赛博朋克群体中香江拥有特殊地位,甚至被一些人成为赛博朋克圣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