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时分,安喜城内最知名的酒楼——“一品鲜”座无虚席,店小二举着托盘在各桌间穿梭自如,口中高声吆喝着菜名,什么卤汁浇珍郎呀,什么金盘鲙锂鱼呀,什么牛头堡呀,什么乌雌鸡羹呀,什么浑羊殁忽呀,什么蟹毕罗呀,还有蒸豚揾蒜酱c炙鸭点椒盐c去骨鲜鱼鲙c兼皮熟肉脸听着这些菜名,就足以令人食指大动。
二楼雅间,推门进去转过屏风便见一张大圆桌,食客团团围坐,相谈甚欢。
卢胖子伸箸搛一口菜,转动圆桌上的另一张桌面,又搛了一箸,嘴里嚼着菜,含糊不清的说道:“三郎,真不晓得你这脑子是怎么想的,居然连这等奇巧淫技也通晓真是不服都不行哪。”
“奇巧淫技?”崔如英微笑着摇摇头:“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创造物何妨多多益善?也唯有各种创新,社会方有发展,反之则停滞不前。历史的车轮滚滚,虽然不至于倒退,但终究还是多些新鲜事物出现的好。”
这种可转动的圆桌原理并不复杂,只是在大桌子上装置略小的桌面,二者以轴承相连,可随意转动。如此,若是数人甚至十数人围坐就餐,只需转动放着菜肴的小桌面便可吃到桌子上的任何一道菜式。
是时流行的是分餐制,在吃饭的时候,分尊卑主次入座,每个人的面前都会摆上一个条桌,上面呈放着各种食物,当然,大家在一起吃饭食物肯定都是一样的。一般吃饭的时候,都会有侍女或者丫鬟等在旁边伺候着,给用餐的人添酒和夹菜。
对于分餐制,崔三郎倒是没多大抵触,事实上寻常百姓家一直都是合餐制。他只是不习惯在自己吃饭的时候边上站着个布菜的婢女(敛秋小姑娘就此事提出过抗议,但显然抗议无效)——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而且,他喜欢吃饭时热闹些,人多食量大,吃嘛嘛香身体倍棒。转动式饭桌算是创新,先是在东厢房推出,继而在崔家推广,接着便在安喜城风行开来,尤其在酒楼更是大受欢迎。自然,崔家从中收益良多。
崔氏族人众多,吃穿用度耗费巨大,门下虽有田地庄园诸多产业,但仅此也远远无法供给,难免会入不敷出。是以,虽说文人轻商,但如崔氏这等以耕读传家的门阀仍是会涉足商界。凭仗家族资源,门下各个店铺盈利颇丰。“一品鲜”便是崔家所有,自有旁系深谙商道的人打理。
九月十五这日,是“品花大会”的第一天,崔三郎邀了几位友人聚会,有卢照容c王助c崔汲c李丰c韦宏文等。
李丰乃是正经的皇室子弟,定州别驾李灵夔是其祖父。而李灵夔乃是高祖第十九子,母亲张美人。
韦宏文也颇有来头,乃是定州长史韦锡候之子,京兆韦氏人士。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汉元帝任命韦玄成为少傅,又升任为太子太傅,直至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封侯。韦玄成举家迁居京兆杜陵,子孙繁衍繁盛,在京兆的士族中声名显赫。其族姓源于黄帝姬姓后裔大彭氏,产生于商代末期,定型于战国末期。其家族诞生于西汉中叶,至曹魏时期成为关陇士族之一员。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京兆韦氏逐渐摆脱区域性的限制而质变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士族家族。“关中四姓”是韦裴柳薛,是唐代中期关中地区的主要士族领袖,在关中地区拥有很大的名望。主要是京兆韦氏c河东薛氏c河东裴氏c河东柳氏,这四姓被习惯成为“关中四姓”。关中四姓是隋唐时期关中地区的士族代表,关中四姓的发展也是整个关中地区士族发展的方向标。
永嘉之乱之后,大量京兆韦氏因思想文化方面的因素留居关中,也有不少韦氏族人为避乱南下,开始向南播迁。西晋末年永嘉丧乱之初,已有来自京兆韦氏者参与东晋政权《晋书》卷七十《应詹传》载,有京兆韦泓者,先因丧乱客流洛阳,依托应詹。后随应詹投奔晋元帝,由应詹向元帝举荐,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