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年间,长孙皇后怀孕已十多个月不能分娩,卧床不起。虽经不少太医医治,但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徐茂功便将孙思邈推荐给太宗皇帝。太宗皇帝便派遣使臣马不停蹄,星夜奔赴华原县,将孙思邈召进了皇宫。
孙思邈一面叫来了皇后身边的宫娥采女细问病情,一面要来了太医的病历处方认真审阅。他根据这些情况,作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然后,他取出一条红线,叫采女把线系在皇后右手腕上,一端从竹帘拉出来,孙思邈捏着线的一端,在皇后房外开始“引线诊脉”了。没有多大工夫,孙思邈便诊完了皇后的脉。吩咐采采女将皇后左手扶近竹帘,孙思邈看准穴位猛扎了一针,皇后疼痛,浑身一颤抖。不一会儿,只听得婴儿呱呱啼哭之声。太宗皇帝大喜,欲留孙思邈在朝执掌太医院,但他不愿在朝为官,立志漂泊四方为广大人民群众舍药治病,并撰写《千金方》济世活人。于是他向太宗皇帝陈述了自己的志愿,婉绝了太宗皇帝赐给的官位。太宗皇帝不好强求挽留,御赐“冲天冠”一顶c“赫黄袍”一件c金牌一面c良马一匹和千两黄金c绸缎百尺。并大摆宴席,一来欢送孙思邈,二来庆贺皇后病愈生下皇子。但孙思邈又拒绝了太宗皇帝赐给的黄金绸缎。
太宗皇帝十分欣赏孙思邈,后来还曾亲临华原县五台山去拜访孙思邈,并赐颂词一首。”
对于这些皇室秘史,那翠烟衫少女仿若亲见c娓娓道来,让听者如置其境,可信度极高。
“药王,药王哪”崔如英仿似感慨万千:“据说,孙思邈具有高尚的医德,一切以治病救人为先。他关心人民的疾病痛苦,处处为患者着想,对前来求医的人,不分高贵低贱c贫富老幼,亲近疏远,皆平等相待。他出外治病,不分昼夜,不避寒暑,不顾饥渴和疲劳,全力以赴。临床时,精神集中,认真负责,不草率从事,不考虑个人得失,不嫌脏臭污秽,专心救护。特别是他提倡医生治病时,不能借机索要财物,应该无欲无求。正因如此,他才受世人景仰,并以“药王”名之。”
这翠衫少女是何来头?崔如英干脆大大方方的问道:“这位小娘子怎么称呼?”
“李家小娘子。”崔梓歆不以为意,大唐可没太多“男女授受不亲”的讲究,这是个开放的海纳百川的国度。
“姓李啊,大概是赵郡李氏的。”自己唤作“母亲”的崔李氏便是赵郡李氏的,应该是那边的亲戚吧,说不定就是李英如的堂姐妹。崔如英没有多想,倒是对另一件事颇感兴趣:“世人只知孙道长乃当世第一长寿之人,却不知究竟高寿几何了?”
着翠烟衫的李姓少女下巴微仰,露出白皙的颈脖:“这个我知道。关于孙道长的生年有很多种说法,有说生于北周孝闵帝元年的,有说生于梁天监十四年的,有说生于北魏神邑元年的,有说生于隋文帝开皇元年的,有说生于北周宣政元年的众说纷芸,争论不休,我却知道这些说法通通不对”她非常确定c掷地有声的说道:“孙道长曾亲口承认,他乃生于梁大同七年,绝不会错。”
李英如咋舌道:“那孙道长今年岂非已逾百岁啦?”
李姓少女点头道:“确切地说,是一百二十七岁。”
李英如无比向往:“真真老神仙啊。”
“是啊是啊,这才是陆地神仙呢。”崔如英敷衍几句便想开溜,心中暗想:“这孙药王确实牛,比那一睡百日c三棋赢华山的某人还牛,这也是没谁了。”
“别走,差点让你溜了。”崔二娘子慧眼如炬,一把拉住三郎,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如英小郎君,你还是老老实实的招了吧,乖哦。”
勒了个去啊,崔如英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幕场景:一个连头发丝都写着“猥琐”二字的邋遢大叔逼向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姑娘,狞笑着说:“小妹妹,你喊呀,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