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风·伐檀》也是用兴这种表现手法的突出例子。总之,《诗经》所收集的诗,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根据音乐及诗歌形式c内容c语言的不同,《诗经》分为风c雅c颂三个部分。”
这一番话,雅俗并兼,语调平缓,给人的感觉不是学生在回答先生提问,而似一大儒在侃侃而谈。
事实上,崔如英是最后一个到场的,先前在场的后辈已被一一提问,回答的中规中矩,虽无差错,但几乎都在照本宣科,哪像他回答的如此详尽,且条理清晰c思路明确?两相比较,他实在是太突出了。
一时间场中众人尽皆默然,掉针可闻。
稍顷,崔修业的声音缓缓响了起来:“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可有全诗?”
崔如英下意识的答道:“有啊。”
崔修业指了指书案上的笔c纸:“你且写来。”
崔如英“啊”了声,想抽自己大嘴巴子:“嘴欠啊。”
崔羿见儿子站着没动,“哼”了声:“让你写,你写就是了,杵在那作甚?”对于这个庶子,他自己也很说清是何观感。
麻烦了,麻烦事啊,“凤凰台上凤凰游”这句好像是前些日子在所谓的“三郎讲坛”不小心漏出来的,这崔侍郎却是从何得知的?写倒是简单,可崔三郎简直是一步一挪的到了书案前,墨是磨好的,应是先前有人用过。哎,提笔若有千斤哪。想了想,他很是诚恳的说道:“这首诗是我读了有关金陵的书籍,又恰好看了陆贾的《新语慎微篇》,心中有感而发,胡乱写了这么一首。”说完,提起笔在纸上唰唰唰写了起来,一气呵成,轻轻搁笔,退了回去。
崔翕轻轻拿起那张纸,看了一遍,脸色不变,待墨迹凝干,递给崔守业,仍是一言不发。
崔守业看一眼字,心中忍不住赞了声“好字”。其实,这字与浸染墨水多年的书法大家相比,根本谈不上好,笔法尚且稚嫩,却胜在有新意。
从书法的发展上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汉隶定型化了迄今为止的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隶书产生c发展c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真书(楷书),而行草书几乎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已经萌芽了。真书c行书c草书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它们的定型c美化无疑是汉字书法史上的又一巨大变革。这一书法史上了不起的时代,造就了两个承前启后c巍然卓立的大书法革新家—钟繇c王羲之。他们揭开了中国书法发展史新的一页。树立了真书c行书c草书美的典范,此后历朝历代,乃至东邻日本,学书者莫不宗法“钟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进入北碑南帖时代。此时书法以魏碑最胜。魏碑,是北魏以及与北魏书风相近的南北朝碑志石刻书法的泛称,是汉代隶书向本朝楷书发展的过渡时期书法。北朝书法以碑刻为主,尤以北魏c东魏最精,风格亦多资多彩。本朝初几位楷书大家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都是取法魏碑。南朝书法,也继承东晋的风气,上至帝王,下至士庶都非常喜好。南北朝书法家灿若群星,无名书家为其主流。到了本朝更是呈现出超越两汉的空前兴盛气象,书至初唐而极盛也。
书法兴盛之世,然则纵观天下书法大家,或法师王c钟,或师承虞c褚,长于一家多矣,终有囿规守成之嫌,无有自成一家之气象。
崔氏三郎所书,落在崔守业c崔翕此等浸染书法经年的当世书坛有名望之人眼中,只见一个“新”字,也贵在一个“新”。
“点画皆有筋骨果真如是。”崔守业先前曾见一帖,此时再见,发觉较之先前又有精进,竟是生起自惭形秽之心。
定了定神,他再看那诗文,先是凝眉,又重新看了一遍,数十个字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还是低声读起来:“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