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派。此即为博陵崔氏之始。

    东汉以后,博陵崔氏与清河崔氏俱为山东望族,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崔卢李郑王」。

    南北朝时,博陵崔氏为第一等的高门大族。至本朝初年,全国郡姓中位居首列的五姓七家中,崔姓占了两家,即博陵崔氏与清河崔氏。

    崔氏“自汉迄唐蜚声延誉,甚盛益兴,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并为千年旧族闻人达士先后相望也。”

    博陵以陵名而转为郡名,始于东汉。《后汉书·桓帝纪》载:“(和平二年)五月辛卯,葬孝崇皇后于博陵。”东汉本初元年置博陵郡,治所在蠡吾。

    汉桓帝延熹元年博陵郡徙治安平。汉献帝建安年间,罢博陵郡,归于安平县。西晋武帝泰始元年,置博陵国,治所仍在安平。

    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还没有博陵的概念。一个名叫崔仲牟的人来到了安平县东黄城村一带,举家在此定居下来,从此繁衍生息,“博陵崔氏”由此而生。

    姜子牙功成名就之后被封到齐地,成为齐国的开国君主,后来传位给他的儿子。但是到了选择齐国的第三代国君继承人时,出了一点小意外。作为嫡子的季子本应该是当之无愧的齐国国君,但是季子非常谦让,将国君之位让给了自己的弟弟,自己则去了崔邑居住,从此也就以邑为姓氏。

    弹指间,崔季子的后裔已经繁衍了数代,到了秦代,一位名叫“崔意如”的人当了秦朝的大夫,被封为东莱侯。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崔伯基继承了侯位,住在清河东武城,这就是“清河崔氏”的始祖。而小儿子就是崔仲牟,则带着家眷定居到了安平。

    博陵崔氏跻身名门之列正是在东汉末期。汉代崇尚儒学,而博陵崔氏素以“耕读传家”为传统,十分注重培养子弟。虽然博陵崔氏分支庞杂,但基本上都是以“读书”作为非常重要的族训来传承。

    博陵崔氏之祚发轫之初在东汉。六代之中,先后出了四位大家,即崔篆c崔骃c崔瑗c崔寔。祖孙四人皆善辞赋,均有文集传世。《后汉书·崔骃传》中称:“崔氏世有美才,兼以沈沦典籍,遂为儒家文林。”崔篆生逢王莽篡政时期,为“郡文学”,“以明经征诣公车”,但他为人正直,不愿投靠王莽集团,因王莽对其母“宠以殊礼”,不得不接受“建新大尹”官位。后世流传有“崔篆平反”的故事。一次,崔篆在巡视各县看到牢狱人满为患时,忍不住流泪叹道:“刑罚无度,陷民于阱。百姓何罪,遭此苦难!”于是,不顾个人安危,主动承担责任,为百姓平反,先后拯救了2000多人。他的僚属们都十分害怕,纷纷磕头求他不要这样做。崔篆慨然说:“如果杀了我一人,而能救出2000多人,这是我的心愿啊!我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崔家屡出人才,就以崔寔为基准,他的爷爷和班固同时代,并且齐名,文章辞藻典美,让当时的皇帝都赞赏不已。他的父亲是书中圣手,人称“草圣”,他自己则是一名政论家,后来当了高官,不过,崔寔还写过一本名为《四民月令》的书,记载了当时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功能跟《齐民要术》差不多,算是比较少见的实用农业书。《后汉书》里对崔寔几代人评价颇高,称“崔氏世有美才,兼以沉沦典籍,遂为儒家文林。”

    此所谓:天下有大唐,大唐有崔氏。

    耕读传家——崔氏文才辈出,更需要财力支撑,“耕”,便是“读”之先决条件。先祖崔寔写《四民月令》,后人自然受益。一直以来,“五姓七望”中,博陵崔氏最善农田耕作,且经营有方,历经数百年沉淀积累,既成郡望,亦是财阀。

    白洋淀农田肥沃,再加上数百个湖泊所种植的莲藕c鱼虾等,实在是占据了崔氏一大部分收入。这众多产业自是不可能交与崔福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