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兵部尚书崔余庆c广州都督崔承福等尽是出于二房,显赫清贵可见一斑。
只是崔羿这一脉却无有在朝中为官者,放诸族中颇显“异类”。
饶是如此,崔羿及兄长崔翌名望甚隆,入朝为官指日可待。
崔氏最重孝。可以说孝之观念,是每个崔氏族人的行为规范,从小耳濡目染,已深入人心。《崔氏族训》有敬老规言:对待长辈,定要孝敬;出必告诉,返必回禀;早晚问安,聆听教诲;所托之事,尽力完成;赡养老人,义不容辞;念念不忘,衣食住行;老人患病,延医诊治;确保长辈,身体康宁。孔子谓曾子曰:“用天地之道,因地之利,谨身之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祖宗不可不祭,父母不可不赡,子女不可不孝,诗书不可不读。
崔氏还重治学读书。东汉四崔,崔篆c崔骃c崔瑗c崔寔,祖孙四人,均以学术文章称颂于儒学士林。其后善文辞者,代代有人,比比皆是。家训有云:“读书以师,圣贤人不可不读书,父子之亲,长幼之节,朋友之信,夫妇之配,日用之事,常行之理,以致古今,成败之故,人事是非,得失之有,无不具载于书,不读书则茫然矣。”
博陵崔氏,东汉以来,即为世家大族,孝悌传家,代代为官,历千年而不衰,为当时天下第一氏族。俗谚云:富不过三。一代创业,一代守成,一代败家,似乎是不能颠覆的规律。崔氏却独领风骚,光耀门庭,而不败落,这与其良好的家教门风是密不可分的。崔氏人多至孝清廉,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数代同居,从不分家。人人轻财重情,虽然事无巨细,但上下一团和气,堪称治家的典范。是以,时人皆云“崔氏一门孝友,可为士族师法。”
孝悌c读书,为崔氏传家之本。
正因如此,崔如英虽为庶子,却并不受排挤,相较二个嫡子兄长崔如玉c崔如琛地位虽有不如,但至少表面上相差仿佛。
但也正因如此,开蒙虽早却才名不扬c木讷愚钝的崔如英,难以受到重视也在情理之中。崔氏支脉子弟庞大,侧重培养的对象总是那些个天姿聪慧的人。崔如英虽是二房正脉子弟,一直未曾显露出胜于同龄的天赋,资源自不可能向他倾斜。出人意料的是,前年,崔三郎自马上摔落,待得痊愈,便似换了个人,眼中的木讷畏缩为灵动聪颖所替代。据侍候其左右的婢女c随从说,他每日卯时正准时起床,先是做一些据他自己说叫“俯卧撑”c“仰卧起坐”的奇怪动作,之后便是出去跑步三刻钟,辰时先练字半个时辰,再温书两刻钟;午饭后小憩半个时辰,练字c温书半个时辰;晚饭后依旧重复;若是遇上休沐日,练字的时间还要多上一c二个时辰。婢女敛秋信誓旦旦的说,三郎屋前那口小潭的水之所以泛黑便是三郎练字洗墨造成的,三郎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洗墨池”。
崔如英的生母出身恒阳一叶姓家族,与“五姓七望”这等大门阀不可同日而语,被崔羿纳为妾室后一直战战兢兢,唯恐行差踏错坠了夫家名望,及至三郎出生,方有所缓解,多少有点儿“母凭子贵”的意思。不曾想,崔如英非止学语c走路较晚,智力似乎也较同龄人低,这让崔叶氏很受打击,仿似一切都是她的错,因而愈发的唯唯喏喏。再到三郎伤后开窍,崔叶氏反倒觉得是一场梦,心下极不踏实,特赴“开元寺”为儿求签,所得为第八签,签曰:“茂林松柏正兴旺,雨雪风霜总莫为;异日忽然成大用,功成名就栋梁材。”高僧解曰:“路上亨通,终身有功,田产丰熟,家道兴隆。”又曰:“大善。”崔叶氏这才放下心来。
如此这般,崔如英在族里渐渐有了些名气,在长辈那也慢慢得到更多认可。毕竟,崔三郎就算是庶子,他日若有成就也是对博陵崔氏有百利而无一害不是?
这不,坐在右首边的儒生笑道:“这正说着三郎,三郎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