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自己的志向。他也知道刘琦乃是鲁恭王之后,同样是汉室宗亲,再加上胸怀大志,雄才大略,麾下群贤毕集,再加上其父刘表统领荆州八郡,现在更有了交州的苍梧c南海两郡,扬州的豫章郡,再加上即将到手的庐江郡,可以说实力之强,除了河北袁绍之外几乎无人能匹,一旦让他平定了整个扬州,集荆扬之力,统率汉室半壁江山,放眼天下还有谁能敌之?以这样的实力席卷天下,也未始没有可能。

    “现今汉室衰微,群雄逐鹿,此人如能担起一统汉室的重任来,倒也是我汉室之幸。”刘晔默默叹了一口气,便还礼说道:“大人如此,真是折杀末将了,既然大人如此厚爱,末将焉敢不竭尽心智,为大人所驱遣?现今孙策被滞留江面之上,但据末将估计,最多也不过明日便来来到皖县,不知大人有何策破敌?”

    刘琦呵呵一笑,他自然知道这是刘晔在考验自己,缓缓说道:“本将拟在城内埋下伏兵,待得孙策到来之后,便命人诈降,诈得孙策入城,然后城内伏兵尽出,将孙策打败,然后乘胜追击,进占丹阳,将战场转移到丹阳境内。”

    刘晔不由浑身一震,他没想到刘琦的计策竟然与自己所想的如出一辙,这才知道刘琦帐下有能人,本人也定将有谋略,连忙拱手道:“大人此计极妙,末将也是如此认为,只不过派出去诈降的将领,大人一定要选好,据末将所知,城内的杨弘c张勋等将本来就是要投靠孙策的,却被刘勋给强行拦下,如若大人命他们前去诈降,可能反而弄巧成拙,倒是其中有一名将领名叫舒邵,为人忠义,大人可遣他去诈降。”

    “可是兄弟争死之舒仲应乎?”刘琦想起了在历史上有过那么一篇短短的记载,说是舒邵与兄长舒伯庸同在袁术帐下为将,有人无辜杀死了舒伯庸内地,被舒邵怒而杀死,袁术大怒之下欲处死舒邵,却不料舒伯庸与舒邵争死,袁术在感动之下将他们二人释放。

    而刘琦之所以知道舒邵这个人,还是从他当年看过的关于袁术的一段史料上,据说当时舒邵出任沛相,当时天旱岁大荒,士民冻馁,江c淮间无粮可食。袁术得米十万斛,运到沛县以为军粮,舒邵却将其悉散以给饥民。袁术闻之大怒,陈兵将斩之。舒邵说:“知当必死,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我愿意以一人之命,救百姓于涂炭。”袁术深受感动,下马牵其手说道:“仲应,难道你想让天下之人都知道你的名声,却不愿与我共享善名吗?”不仅赦免了他的死罪,还晋升其为阜陵长。

    刘晔点头说道:“正是此人,没想到大人竟然知道他,真是博闻多识,末将佩服。”

    刘琦呵呵笑道:“既如此,此事便交给子扬全权处理,事后本官定当论功行赏。”

    “诺。”刘晔大喜之下,当即去找舒邵,将刘琦的计划以及如何安排尽皆向他说了一遍,要求他依计行事。

    舒邵倒是一个爽快人,从刘晔那里了解了刘琦的为人之后,立刻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而就在舒邵准备诈降的时候,刘琦也开始调遣部队,开始在城内设伏,准备迎头痛击孙策,这次定要给他一个沉痛的教训,让他见识见识自己的强大。

    除此之外,刘琦还派人严密的监视着杨弘c张勋哪些准备在一开始就投靠孙策的将领,并且对负责此事的亲兵队长刘安吩咐道:“此次一定要严密监视那些人,绝对不能让他们破坏自己的计谋,一旦发现他们有异动,立即就地格杀。”

    而就在这时候,刘琦却惊讶的发现刘勋再次出现在自己营外,求见自己。

    刘琦命人将刘勋请过来,连忙问是何事?

    却听得刘勋走上前来,陪笑着说道:“刺史大人,不久之前大人用一万斛粮食换走了刘子扬,现在下官手中尚有美女二人,尽皆是倾国倾城之色,乃是城中桥公之女,只要大人答应再为我军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