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亦用了半个月时间, 把海东县几个代表性的地方走完,期间还真让他发现了商机!
海东县多山,地里普遍不怎么产粮,虽然还是有人在种,如果不收粮税还勉强能糊口!
而海东县的税收根本形同虚设, 已经多年不收也不能收
都穷成这样了,在收税加重他们的生活负担,那不是逼着这里的百姓造反吗!
林亦在走访过程中, 惊喜的发现这里山地普遍种茶,而且茶叶品质非常好!
只不过因为交通不方便,茶叶每次只能用人背着带出去卖,所以量少而且被收购的价格也不高,卖不上好价钱
当然还有个主要原因,就是东川郡普遍产茶
他发现的商机是这里有户人家, 竟然会制作红茶的工艺!
制作出来的红茶,他喝了口感很好,可叹这样的制茶工艺,只是老汉没事做给家里人喝的!
还跟他说外面的人不认这茶!
林亦知道烨朝人都是喝茶砖的, 对于茶是没有太大区分的, 大家对茶顶多就是茶砖和贡茶的区分
而茶砖没有把茶区分开,都是把茶叶捣碎制成茶砖, 只有个别的制茶工艺,做为贡品进宫给宫里贵人,普通人是喝不上的
他听完张老汉的制茶过程, 当即询问可愿意把这发酵茶工艺教授给其他人
听到老汉说愿意教授后,让安化留在他家跟着学习,这事要是做成了,他绝对会补偿张老汉的!
当然安化学完后,还会给他们家一笔银子
林亦召集文远桥和张易李思修赵栋,一起来商量下今后海东县的发展
现在整个县衙的领导班子就他们几人!
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张易把衙役都征召齐了一共二十人!
这些人都归张易管了,他已经给皇上上了奏章,把这里的事说明,并且把几人的任命情况也说明了,现在就等着皇上旨意了!
只要皇上不反对,这事基本定了
他让张易担任巡检,掌管缉捕c稽查狱囚c治安等事宜。
赵栋接任主簿,主管全县户籍c文书办理c全县用地登记等事物。
至于李思修,让他协助文远桥这个县丞,毕竟县丞事多,到现在还没有个手下!
几人坐在前衙商量,下一步怎么做
本来林亦想大家集思广益的,结果说来说去也没说出个重点!
最后只好他来阐述,把这些日子的思路整理好说给大家听
“我想先建设个码头,总要先开通一条通往外界的路,陆地上开不出路来,那就开一条海路”
东川郡就一个码头在东川郡府,来往的船只只会在那里停靠,所以东川郡府才会异常繁华
要想打破海东县的局面,必须修建码头!
他看地图还有海图时,有个想法要是去越国,还有其它国家的商船,能在海东县码头停留休整,那海东县就真的发展起来了
这个想法不是不能实现的,在他看来海东县的地理位置,适合这样的定位
“在一个咱们这里的茶不错,我打算打造成咱们这里的特色,让人一提起就能知道,这茶叶是出自海东县”
茶叶怎么推广宣传他心里有谱了,到时候他也给皇帝献茶,让皇上帮着宣传宣传
谁让皇上把他弄到这里来了,海东县的发展皇上应该出把力!
文远桥等人听了都挺激动,但是没钱啊
大家相互把担忧说出,林亦听了只是道了句,他来想办法!
等大家散去后,才往后院书房走,想了想拿起笔,给昌河郡商会会长写信
信里他说了码头招标计划,询问他们是否有兴趣参与,当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