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有一些清醒的人注意到了这一点。

    只是若是没有这样的妄想,他们又如何能坚持着把家业传下去呢?

    而郭鹏并非不知道这件事情。

    郭鹏对这件事情的了解还是足够的,他在荆州埋伏的眼线位居全国之冠,荆州人的一举一动,他都一清二楚。

    经济上的根基被铲除了,但是思想上的根基还在。

    思想上的根基也有延续性,若是不能连根拔起,未来未必不会祸乱朝纲。

    所以他对荆州人的思想动态监视的非常紧密,荆州学业堂里的眼线也不止一个,学业堂里的那些学子们想什么做什么他都很清楚。

    在现在这种状况下,这群士人如果还抱有某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是完全不介意多做一点什么事情,让他们的幻想完全破灭的。

    郭某人绝对不是一个宽容的人,这是可以肯定的。

    皇帝驾临荆州,这是荆州天大的“喜事”。

    将军朱灵和郭烈很早就接管了皇帝沿途所要驾临的任何一座城市,对这些城市采取全方位的接管模式,派遣最精锐的部队沿途保护皇帝的安全,确保皇帝的安全万无一失。

    荆州是个什么情况,他们很清楚,什么地方还有余孽,他们也在调查之中,这种情况下,就更不能放松警惕了。

    郭鹏基本上是坐船抵达荆州的,沿途在几座城市暂停,采买一些物资——他不允许当地官府随便组织百姓给他提供什么特殊的待遇。

    他出行所使用的都是地方仓储内的物资,有什么特别的需求,则派遣内廷宦官去当地购买,自己花钱,不用地方政府额外支出,也坚决不允许扰乱民众的生产生活秩序。

    什么夹道欢迎之类的,是郭某人称帝以后最厌恶的事情,坚决不允许,任何官员想在这种事情上拍马屁,那纯粹是拍到了马蹄子上。

    沿途州郡地方有一些人做了这样的事情,被郭鹏当场免职,赶回老家种地去了,之后就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一个个的都学起了周亚夫。

    蔡瑁很明显知道这件事情,所以对于郭鹏的到来,他战战兢兢不假,不过也没有做出什么过分的举措。

    他很清楚郭鹏厌恶这种表面功夫,当初他去洛阳述职的时候就很清楚。

    所以他下令荆州官员不准有任何异动,全部都老老实实的守在本地工作,皇帝不来,你们不要动,皇帝到了城门口,你们再去迎接,不得有任何多余的举措。

    否则皇帝一旦生气,那就不美了。

    皇帝喜欢都是周亚夫那种到了营门口还关着营门不让他进去的那种恪守规矩的人,你们要是不想丢掉官位,就老老实实的照着我说的做。

    蔡瑁的威慑很有意义,荆州官员还就真的都这样做了。

    虽然荆州绝大部分官员连皇帝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一生为官却不知道自己效忠的那个皇帝长成什么样子,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现在皇帝来了,他们迫切的想要知道皇帝长成什么样子,不过这样的机会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

    有些官员运气好,能看到皇帝,有些官员欧气爆炸,还得到了皇帝的接见与问话,不得不说是极其幸运的事情。

    皇帝一路走一路巡查,一路品味民生,像是一只骄傲的狮王巡视自己的领地一样。

    虽然皇帝在此之前从未涉足荆州,荆州的任何地方都是第一次来。

    然后,皇帝来到了江陵。

    荆州刺史蔡瑁和荆州刺史府大小官员一起出城迎接皇帝,面见皇帝。

    这些人里只有少数见过皇帝的容貌,大部分人是没有见过皇帝的,对于皇帝只有一个模糊概念,而只有亲眼见到过皇帝,这个模糊的概念才能真正成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