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颊一红,她起身走至院中背对着黄妙仪道:“我告诉你,你可不要告诉别人。”
黄妙仪被六照这么一说,心中突然来了兴趣,当下便点头道:“前辈尽管说,我必是不会告诉别人的。”
六照将头上的一根碧色发钗取下理了理凌乱的鬓发,她抬头看着星子遍布的夜空,不由想起了久远前的岁月,幽幽的道:“当年我方得道,初化人形,还未欣赏这世间的大好春光便被那鬼道妖人捉了去,正当我感到性命堪忧时,是清阳道君宛若天神下凡斩杀了那名鬼道妖人,我这才逃得了生路。后来他因降服鬼道妖人受了重伤,我为感念他的恩情便在道君的身边照顾他,这期间道君看我根基薄弱,修为浅薄,便赐了我这部速成的功法。”
黄妙仪听了之后一阵唏嘘,不想这世间还真有这样的古道侠义之事,原先只是听别人说过,而今从六照嘴里说出,却又是另一番风味了。黄妙仪又道:“那这位清阳道君又怎么样了?”
六照笑道:“清阳道君乃是心怀天下的人物,怎会留念一处地方呢,他早已云游神州去了。我因为感念他的恩情,便一直守在这里,后来那些魔道妖人来了此地,将这里的百姓杀的杀,抓的抓,现在已没有凡人生活在这里了,因此这座道观也破落了下来,”
六照又道:“现在你可信我说的了,其实你大可看一看这部功法,与你所修的九阳玄门至高心法不灭玄阳道是否有相通之处。”
说话间六照从怀中掏出一本已经泛黄的古籍交到了黄妙仪的手中,在书的封面上用正楷写的七个大字“负生正死阳息变”,黄妙仪捧在手中,翻开的第一页上便写着这样一句话“人之根本有三,一为魂魄,一为阳息,一为天命,缺其一者而人之不全,凡世间之人大都缺其天命,损其阳息,伤之魂魄,故而才有生死之说。若以天地浩然之气养其阳息之力,当修得天命之时,故魂所不伤,魄亦有养,生死自是虚话。”
此书中的观点与九阳玄门正宗心法不灭玄阳道的开篇之说不谋而合,甚至可以说这部功法便是借鉴了不灭玄阳道才创出的,越是读下去黄妙仪便越是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不自觉的便运转起了自身的功体,只觉通体舒畅以往的不解困惑之处顿觉豁然开朗起来。
六照看着黄妙仪沉浸其中的模样,嘴角不觉勾起一抹奇异的笑容来,她悄悄的离开了道观,只剩下黄妙仪一人呆在道观之内。
负生正死阳息变的内容初看时只觉是粗浅法门,越是看下去便会发现书中所载的乃是生死大秘,若是能够将此书研究透彻,说不定真的能够堪破自古以来的困扰着所有人的生死之密,而且此书中记载的心法与不灭玄阳道极其的相合,两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不过一夜功夫,黄妙仪便觉得自身道行进境了不少。
但是此书乃是速成的法门,虽然一时间可以让人道行进境加倍,不过其中却是要损耗自生的阳息生气,一旦过多的消耗阳息生气便会出现天人五衰,因此需以天地生生之力炼养出阳息生气来补全自身的损耗。黄妙仪也不知书中所载的天地生生之力到底是什么,不过想来是与天地浩然正气相同之物,只是叫法不同罢了。
黄妙仪合上此书,看了看天色竟已是第二日的清晨,她左右望去发现六照不知何时离开了道观。黄妙仪将书收入怀中,她叫了几声也不见六照答应,她便想要出去看看六照去了哪里,当踏出道观的一瞬间黄妙仪忽觉不对,她猛然回过头去,只见那座破败的道观竟是消失不见,好似从来都没有出现过。
黄妙仪被吓得不轻,她连忙摸了摸怀中的那本书,书也不见了,她的怀中什么也没有。不过书中的内容却是牢牢记在了她的脑海中,稍一回想,功体便不自觉的随之运转,周围草木竟是逐渐凋零枯萎,化作腐朽之态。当她停止运转负生正死阳息变时,周围的草木枯萎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