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斗)来装的,百姓将粮食放进斛里,再称重,计算自己所交粮食的份额。谷堆要尖堆起来,这会有一部分超出斛壁,就在百姓为交完税粮松一口气的时候,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官吏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准猛踹一脚!此时超出斛壁部分的谷粒会掉在地上,老百姓慌忙去捡,此时官吏会大声叫喊:别捡,这是损耗!

    这就是淋尖踢斛,踢出的部分就是粮食运输中的损耗,这部分成为官吏的合法收入。那么老百姓呢,只能回家再送粮食来。这一招最关键的就是踹斛的动作。

    要知道,这一踹很有讲究,官吏们为了这一踹会苦练很久。具体方法是先在自己家的附近找棵树,从踹树开始,以树干不动,落叶纷纷为最高境界。当然也有某些人踹门练习,一定要做到一脚踹开,如超过两脚为不合格,继续修炼。

    在交粮的这一天,官吏们准备好了,一旦斛已经装满,便凝神屏气,然后气沉丹田,大喝一声,部分人加十米助跑,冲到斛前,拼命一踹,如果踹下来的多,就会哈哈大笑。

    大家注意,就是这两招,却养活了很多官吏,即使是那些名臣也不例外,如李贤、徐阶、张居正等。而那些贪官如严嵩、刘瑾(史上最有钱的太监。《华尔街日报》曾经评选过全球一千年最富有的五十人,有六名中国人上榜,刘瑾是其中之一)、魏忠贤等更是收益颇丰。

    不过也有不沾便宜的大臣,如海瑞、刘大夏布政使、王恕等。因为海瑞名气太大,几乎家喻户晓,我们这里着重介绍王恕和刘大夏的感人事迹吧。

    王恕为官五十多年,生活节俭,从不以权谋私。儿子多有怨言。王恕悄声对儿子说:“你是怕我这样清廉,将来你会受穷吗?今天对你实说了吧,其实咱家祖上有点积蓄,我才犯不着贪。”说罢,他把儿子领到后宅,伸手指道:“这是藏金之处,有金一窖。”儿子听后,觉得以后可以高枕无忧,再无非分之想。王恕死后,他儿子挖开后宅窖子,却一个铜子儿没有发现,这次恍然大悟,原来父亲是用这个方法来消除自己的贪念。这就是指窖止贪的故事。

    刘大夏初任广东布政使,到官库检查家底,发现余有一大笔银子。看守的库吏解释说:“这是上缴朝廷赋税的余额,按照不成文的规矩,这笔钱可以不入库,一般都是由布政使支配。”面对这笔唾手可得的横财,刘大夏大声喊到“刘大夏平日读书,立志做好人,如何遇此一事,沉思许多时,诚有愧古人,非大丈夫也!遂命库吏将这笔钱入库记账,作为官府的正式开销。

    后来刘大夏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国防部长,在他的统领下,大明帝国边界变得坚不可摧。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税收是国家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它关系到国家、个人和生产者的利益再分配。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经济。税收过少,会减弱政府财政实力,影响政权职能发挥;税收过多,直接影响生产者的再生产,从而导致经济衰退,甚至崩溃。只有把税收控制在一个适当的区域,经济社会才能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明朝中期以后,朱元璋的“永不起科”政策形同虚设,他的儿孙们根本没有老爹那样痛苦的经历,从来不顾及百姓的疾苦,追求的是奢侈享受。更有贪官污吏豪夺巧取,无不是在搜刮民脂民膏。加之北疆战争频发,军费开支庞大,无休止的增加税赋,逼迫百姓无路可走。

    中国封建朝代的更迭,大多数是被内部农民造反推翻,少数是被外部异族入侵灭亡。明朝政权却在上述双重力量的打击下走向灭亡。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