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范来磕头,12名小厮吹打。席中何太监送西门庆一件飞鱼禄绒氅衣。

    何太监又拿出1200两银子买了夏提刑原来的住房,为侄儿到任时家人居住。

    《金瓶梅》还多次提到薛内相、刘内相,他们和西门庆交往甚密。两位太监是朝廷派到地方为皇上负责购置木材和烧砖瓦的。尽管没有职权但地位很高。

    西门庆升官之际,刘公公、薛公公来祝贺。坐席时,周守备、荆都监、夏提刑等武官纷纷让座。周守备道:“二位老太监齿德俱尊。常言:三岁内宦,居冠王公之上。这个自然首座,何消泛讲。”

    酒席间,小优唱曲两位公公全不知其意。薛太监自嘲道:“俺们內官,只知道服侍万岁爷,不晓得词曲滋味,随他们唱吧。”听周守备说,今天还是西门庆弄璋之喜。老太监不知何意。周守备解释后,连忙说,咱们明日补礼。

    薛太监、刘太监都是地方巨富,百姓称为财主。一次,安主事替黄葆光请西门庆赏光,到刘太监庄上一叙。吃完早饭,西门庆骑马,书童、玳安跟随,出城南30里,往刘太监庄上赴宴。刘太监、黄太监、安主事、西门庆喝酒听曲。

    刘太监有多富有,且看他的一个私家花园。应伯爵邀请西门庆曾来此一游。他们漫步回廊,转过垂柳荼蘼架,走过太湖石、松凤亭,来到奇字亭,亭后是绕屋梅花三十树,中间有探梅阁。过了牡丹台,台上数十种奇异牡丹,又过北是竹园,园左有听竹馆,右是金鱼池。又有一座听月楼。往东一座大山,山中有八仙洞。出了洞,登山顶,满园尽收眼底。

    《金瓶梅》里不仅仅描述了以上有影响太监,还写了刘太监、李太监、周太监、孟昌龄、李彦、贾祥、蓝从熙、宋推、马房内臣以及蓝夫人的叔叔等太监。

    在《金瓶梅》里太监占有重要一席,他们有的是掌握军政大权的太尉、镇守,有的是地方财主,有的是皇帝身边宠臣,有的富可敌国。

    如果从经济的角度看,统治王朝就是经营企业。皇帝就是董事长,就是老板,就是ceo。只不过这个企业更大,主要业务是治国。

    相对而言,建立这样的公司,除了需要更多的启动资金外,还要更多的人流血奋斗,有时候会有无数人失去性命。所以风险很大,前景难料。

    因为开办朝廷比开公司利润更大,前景更广,所以自古以来,无数人跃跃欲试,但成功者寥寥无几。

    明朝应该说是一个成功的大公司。首任董事长极有本领。在朱元璋先生手下干活如果不听话,除了炒鱿鱼,还要交抵押金(性命),所以大家都很服从管理。

    问题在于明朝这个公司很大,人很多,董事长一个人无法包办所有的事情,于是需要招聘管理者、服务者,尤其是高级人才。

    在董事长看来,他需要两类人才,一类是服务人才,一类是管理人才。于是董事长采取了两种办法招聘人才。

    用科举制,招聘各级管理者,如内阁首辅、六部长官、省、府、州、县等各级官员。科举制的标准是唯才是举。

    经科举制进来的文官等级森严,有一品至九品之分(每品还有从、正之分),还有不入流的编外小吏。

    用招聘制招聘太监,标准是年龄小(不超13岁,李莲英就是8岁净身,9岁进宫的),没有性功能,长相好等。

    太监是宦官最高领导。太监以下是少监,少监以下是监丞,监丞以下是长随、当差,当差以下是火者。

    这样董事长身边就有两类人可用。

    问题是科举制招聘的人才,能力强,水平高,但不一定听话。这也就是经济学上称为代理问题。一般地说,能够爬到内阁、六部长官以及各省大员位置的,都是久经考验,身经百战的高手,都极其狡猾善变,绝不是什么善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