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个青年人,都穿着解放军军服(中年人叫黄羽,后来是广西师范学院副院长)。中年人和校长c老师打交道,不断地开会c谈话;青年人则和学生们在一起谈天c说笑c打篮球他后来干脆脱下军装,向学生借了一套学生装穿上,和我们混在一起玩。

    解放军还在县城里办起了一个临时性的展览馆,我进去参观过。进门就是共产党的党政军首脑的照片挂在墙上。这是我第一次见识他们:毛泽东,脸宽宽的,神态安然,头戴一顶八角帽,身材魁梧。朱德,穿一身棉布军装,脸上皱纹纵横,露着和善的笑容,样子像个老农民。,帅气的脸庞,浓眉大眼,双目炯炯有神,衣服平整合身,像个知识分子。,头戴鸭舌帽,身材瘦长,面容严肃,像个老工人。刘伯承,这是一个被国统区各种报刊神化了的人物,什么“神出鬼没”呀,什么“吹鼓手的儿子”呀,说他是被清政府拒入科举考场才愤而造反的;他长得身材高大,四方大脸,戴一副眼镜,很沉静的样子,像个大学教授。林彪,国民党的报纸说他是“蒋委员长”的学生,毕业于黄埔军校,但打校长下手最狠;在重庆谈判中晋见校长时,却又对校长表示出学生应有的尊敬,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神秘人物;他长得清清秀秀,面部表情却平淡无奇,样子像个乡村学教师。引起我特别关注的是第三野战军的政委饶漱石,因为我听人说,他是我们的老乡,又是校友;当然,这位校友高了我许多届,他在我们学校读书时,我还没出生呢。他长得粗犷威武,四方大脸,头发很浓,眉毛很粗,眼睛很大,嘴上留着胡子,一副武人相,其实是个文人。他曾代表中共常驻共产国际,回国后一直做政治工作。他的父亲是我省省城一所中学的老老师。该中学是全省闻名的重点中学,也是国民党重点抓的一所学校。校内有国民党军官负责军训,有国民党党务人员在校内发展党员,有三青团的团干在校内发展团员,提倡“蒋委员长”的“新生活运动”,学生一律剃光头,童子军操练搞得热火朝天。该校校长是省里文教界的名人,也是省里有名的拥蒋人物,经常在校内发表一些拥蒋言论;据说还是个通天人物,能直通“蒋委员长”。饶老师的儿子是“大共产党”,这自然引起了国民党特务机关的特别关注,要找他的麻烦,要提审他。可是该校校长坚决不允许,极力保护他。凭该校长的身份和声望,国民党特务机关对他的阻挠也无可奈何,这才使饶老师得以平安度日。饶老师年老多病,经常因病缺课,该校长就安排人代课,并勉慰其安心休养,还派人按月把全薪送到他家中。

    后来听说该校长解放后被定为文化战犯,要对他逮捕法办。饶老师以恩报恩,极力保他。共产党政府鉴于他曾经力保革命干部家属,于革命也是有过功的,就被免予刑事处分。又因他在本省名气太大,留在本省工作影响不好,就把他调到外省一所大学任教去了。

    解放后饶老师当上了江西省的高官。儿子是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管辖华东几个省和上海市;父亲则是社会贤达c无党派民主人士。这个家庭在我们家乡曾经脍炙人口c盛极一时!

    这里插一段后事:40年后,我在一所高校编《学报》时,当年那位重点中学的校长主动寄来一篇稿子。我看了他的来稿,心中感叹:这可是我读学时就已经如雷贯耳的文教界大名人啊!仔细拜读大作,他写的是“论比较文学”,内容还不错,字迹也端正清晰,是一笔一划c认认真真亲笔书写的;但其中也有一些用词不当的地方,需要作些修改。我有点顾虑:我是后辈,一个无名卒,能改前辈大名人的文章吗?但又想到,刊物发出去要经过千万人的眼睛,如果文句有问题,既损害刊物的名誉,也伤害作者本人。责任所在,我也顾不得这些了,就提起笔来作了较大的修改。

    老先生在来稿中还附了一封信,说是如果发表,不要寄稿酬给他,改将稿酬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